新文化运动对建党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
1、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

正因为如此,这两个口号在当时即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赞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这些启蒙思想家,是敢于向两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礼教进行自觉挑战的第一批不妥协的战士。
2、冲击了孔学的思想禁锢,动摇了孔学的绝对权威
当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
3、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
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制的了。
这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条件。
正因为如此,md对此的评价为:“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新文化运动也存在着一些弱点。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正如md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指出的那样:“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