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历史200年 长春发展历史
长春发展历史
远古时期,远在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长春就出现原始人类“榆树人”。
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纺织技术和原始农业(左家山遗址)。
汉代以前挹娄人居于此。
汉朝时期,为扶余国辖地,公元346年起为扶余国都。
南北朝时期,公元493年,入高句丽为扶余府治所
唐渤海时期,属渤海国扶余府,为渤海国的边防重镇。
宋辽金时期,北宋初,辽设“黄龙府”(即“直捣黄龙”之黄龙府,今农安县城),属辽东京道。
北宋末,金改为“隆安府”,迁都金中都北京后,改济州府。
元明时期,元代设开元路管辖。
明代在此设立其塔木卫、亦东河卫、木古河卫,属奴儿干都司。
清代设治前,属蒙古郭罗尔斯前旗扎萨克辅国公的封地。
清代初期,朝廷设柳条边,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后,土地被大面积开发,人口剧增。
清嘉庆五年(1800年7月),设置长春厅,治所设今新立城镇,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
清道光四年(1825年),治所迁至宽城子。
清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建筑城垣,长春城成型。
清光绪七年(1881年),长春厅理事通判为长春厅抚民通判,并增设农安分防经历。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抚民通判升为知府,长春厅升为长春府。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各地区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长春府隶属于吉林省。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2年(1913年),改为长春县。
民国14年(1925年),设立长春市政公所,实行市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翌日长春沦陷。
1932年3月9日,日本扶植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定都长春,改名为“新京”;8月,改为“新京特别市”[15] ,隶属伪满洲国国务院。
1945年9月20日,中共东北抗联和苏联红军进驻长春,伪都长春光复;12月20日,国民政府在长春市设置长春市政府,隶属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随军入城,长春市改称长春特别市,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
1949年3月10日,长春特别市改称回长春市。
5月9日,长春市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隶属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长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
1954年8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长春市改为吉林省辖市。
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到长春,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省会。
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指示,长春市人民政府改称长春市人民委员会。
1958年11月,国务院批复双阳县、九台县、德惠县、农安县和榆树县划归长春市管辖,长春市实施市管县体制。
1968年3月6日,成立长春市革命委员会。
1979年,列为国家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0年6月1日,长春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长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国务院批复九台县改为九台市(县级)。
1989年2月,国家批准长春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赋予相当于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榆树县改为榆树市(县级)。
1993年7月,国务院决定各省会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长春市于同年12月停止计划单列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复德惠县改为德惠市(县级)。
1994年2月25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长春市成为副省级市。
1995年8月,撤销双阳县建置,设立双阳区。
[12]
2005年,九台市卡伦湖镇、龙嘉镇、东湖镇3个镇划归二道区管辖,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和农安县合隆镇3个镇划归宽城区管辖,此次调整使长春市城区面积扩大了31.5%。
2005年6月2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的方正、泡子沿、盛家3个村(范家屯经济开发区)整建制划归长春市管辖,建立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复撤销九台市(县级)改为九台区。
2015年12月,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赋予农安县政府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5年9月,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长府【2015】45号文件,将东湖镇、卡伦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回九台区管辖,并与同年12月撤镇改街道。
2016年7月,吉民行批【2016】2号文件,将龙嘉镇撤镇建街道,由二道区变更为九台区管辖。
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
扩展资料
长春,简称“长”,别称“春城”,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长春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是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3] ,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同时还是新中国轨道客车、光电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的摇篮,诞生了著名的中国一汽,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客车厂,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春,曾是伪满洲国首都,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
长春居于中国东北地理中心,分别与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
2017年,长春共辖7区3县(市),总面积2056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748.9万人,市区人口438.3万人。
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
长春享“北国春城”之美誉,绿化率居于亚洲大城市前列,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十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首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位列《2015中国自然指数》中国十大科研城市第六位。
参考资料:长春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