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海滨地区设立警戒水位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暴发了特大洪水,出现了8次洪峰。由于受特大洪水的影响,湖南洞庭湖的城陵肌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上达84天,超警戒水位天数创历史记录;湖北宜昌以下的江段,水位屡超历史记录,而且长期维持在高水位。
在沿江沿湖地区,警戒水位主要是针对防御洪峰高水位而设立的。而在海滨地区设立的警戒水位,则是为防御异常天气引起的异常高水位而设的。
大家知道,海洋里的潮汐是极有规律的。每月朔望为大潮汛,潮位较高,但基本上是恒定的,每年同期的潮流相差不多,一般不会给沿岸造成水灾。而给沿岸带来危害的是异常高水位,它的成因多为强热带气旋所致。
强热带气旋是一旋转移动的低压天气系统,当它运行于海上时,由于气旋区的气压比四周大气压小,造成内外压力不等,从而使气旋区海水上升。一个强热带气旋通常可引起海水上升数十厘米,有时甚至达1米以上,其原理类同于用麦管吮吸汽水3虽热带气旋总体上从南向北移动,而隆起的海水也随之变动。
在北半球,强热带气旋引起的海水流动方向偏向风向的右侧。我国沿海的海岸线多为南北走向,当刮偏北大风时,海水向海岸线流动,因海岸线阻挡形成海水堆积,水位便迅速上升。这种海水上涨,叫做风暴潮。
风暴潮一般对沿岸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当风暴潮出现在朔望大潮时,就会发生冲毁堤坝、淹没田舍、中断交通、死伤人畜的风暴潮灾害。1970年11月,强热带气旋光顾孟加拉国,引发了历史上最悲惨的风暴潮灾难,大风引起的风暴潮最高达7.2米,平地成为泽国,房屋倒塌,尸横遍野,死亡人数高达27.5万。我国也是风暴潮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每遇风暴潮袭击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防范风暴潮,首先是建筑海堤。建筑海堤投资极大,所以不可能建很高的海堤,来抵御一切异常水位。于是,人们根据历史水位、堤防工程和海滨人类社会活动情况,设立警戒水位,来作为防范指标。在强热带气旋期间,防汛部门根据指标及时作出潮汐和风暴潮的预报,一旦两者水位的叠加将超出警戒水位时,当地政府便立即部署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如加固堤坝、人员疏散、物资转移等,力求将风暴潮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关键词:警戒水位 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