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宁资料个人资料 象郡简介及详细资料
象郡简介及详细资料
辖地争议
关于象郡的位置,史学界历来有几种不同的看法。古有唐宋诸家的述作,今有复旦学者的议论;外有法人马司帛洛、鄂卢梭的驳辩,内有周振鹏、罩圣敏等相异的见解:迄今尚难作定鼎之说。
象郡是秦朝的郡级行政区,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之一,初设于公元前214年,是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定的三郡之一(还有两郡是桂林郡和南海郡)。

另外,象郡于秦末为南越国所辖无可争议,不过南越国被汉朝消灭后,汉武帝是否继续在原处复设郡县,则有所争议。不过,可确定的是,象郡的设定,对于岭南的开发是不可忽略的关键决定。
汉曰南郡,即象郡。 这种说法,见于《汉书·地理志》。班固于日南郡下自注说:"故秦象郡,元鼎六年开,更名。"班固根据《秦地图》、《舆地图》十分可靠的志书而说。班固之后至唐代数百年间,各正史和志书,都因袭班所说,指汉的日南郡即秦的象郡,在今越南境内。
不过,对于秦象郡的位置,史学界存在原则性的争议。传统派持"南置"说,认为象郡主要在当今越南境内;另一派持"北置"说,认为象郡位于中国境内。后者根据《汉书.地理志》上个别记载对"南置"说提出了质疑。然而,考虑到从秦到汉行政区划的变化及秦代的琅邪台石刻,"北置"说所指象郡实乃汉象郡,秦象郡的范围北起中国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南至当今越南中部大岭一带,其主体位于当今越南境内。
史记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西北斥逐匈奴。
《史记·南越列传》载: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赵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闻陈胜等作乱,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