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赵王和汉王 汉王祖陵历史
汉王祖陵历史
1.旺苍汉王山历史
汉王山历史文化悠久。
明代史学家曹学俭在《蜀中名胜记》一书中写道:“山环九十九,峰如剑戟之排列,昔汉祖驻跸于此,有汉王寨。”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称其为“县东名山。”
载云:“汉王避敌,临河无舟有鹿自山而下,汉王因乘之渡河入山,故山名汉王山,渡名鹿渡。”关于汉王山的传说,在川北一带流传的有多种版本。
一说汉高祖刘邦曾被项羽分封为蜀王,屯兵于此山,留下许多传奇故事。一说东汉时张鲁据守汉中三十余年,曾多次在此山中传授“汉王道”,故称“汉王山”。
还有一说是距今2300多年前,古巴国派驻蜀北的汉王,在百丈关战败丢盔弃甲,与妻子决别,指山葬妻,骑仙鹿渡河,逃至深山,结草为庐,早种晚收。这几种版本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只有留待历史学家们去考证。
正因为多说并存,它才给我们留下了优美的传说,动人的故事,也造就了汉王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2.西汉大臣王陵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王陵
王陵(?-前181年),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西汉初年大臣。
王陵为沛县豪族,汉高祖刘邦微时,对王陵兄事之。刘邦起兵攻陷咸阳,王陵集合数千兵占据南阳,不愿跟随太祖。刘邦与项羽作战,王陵的母亲在项羽营中,她为了王陵归顺汉王,伏剑自杀。项羽大怒将王陵之母烹煮。王陵于是归顺刘邦。高祖六年(前201年)八月,封为安国侯(5000户)。以其初不欲从刘邦,且与刘邦仇人雍齿交厚,故晚封。

汉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去世后,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吕后元年(前187年),王陵为太傅,夺宰相实权。王陵怒,辞职闭门不出。吕后八年(前180年)王陵去世。谥号武侯。哀侯王忌继位安国侯。安国侯传至王陵玄孙因酎金事件断绝。
3.汉王帝有哪些历史战绩
汉王,即刘邦,项羽封刘邦到汉中为汉王,刘邦在称帝之后仍然沿用封号。
刘邦的历史战绩:
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4.谁知道小说汉王陈友谅的历史他最爱的女人是谁
位于武汉的陈友谅墓陈友谅,一说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一说是湖南湘乡金薮乡属南村人。大元后期伪“汉”政权的建立者。家世业渔。年轻时曾为县吏。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初为簿书掾,后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陈友谅趁机袭杀倪文俊,并其部众,自称宣慰使,随后改称平章,掌握天完实权。此后两年继续进行反元战争,攻取安庆、池州、龙兴(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抚州、赣州、信州(今江西上饶)、襄阳等地。
陈友谅在反元战争中竭力争取汉族地主阶级合作,收罗了不少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知名的有元兵部尚书黄昭和进士解观等人。同时,他在天完内部制造分裂,篡权夺位。至正十九年九月,陈友谅杀害了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十二月,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于采石,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为号召。仍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
5.安平汉王墓是谁呀
纵观两汉分封在安平的藩王只有东汉的安平孝王 刘得 30年 122年-152年 和他的儿子安平王 刘续 34年 152年-186年 经过近半个月的发掘,截至昨日,在衡水市安平县汉王公园内发现的汉墓群已发掘出11座墓穴,并出土部分器物,但是关于墓主人的身份,尚待进一步考证。
由于该墓群紧邻此前发现的疑为安平王墓的逯家庄汉代壁画墓,有关东汉安平王墓之谜也许将由此揭开。 汉墓群所在的汉王公园位于安平县城东南逯家庄村西,目前正在进行绿化建设,计划于10月份竣工开园。
今年8月底,逯家庄有村民去汉王公园锻炼身体时发现园内一处地方堆有一些青砖,因逯家庄此前就曾发掘出东汉壁画墓,且距此处仅50多米,村民随即意识到此处可能也有墓葬,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文物专家赶到现场后,经初步探测,认定此处确有墓葬。
发掘工作很快展开。昨日,据在现场的衡水文物部门专家介绍,经过半个月的发掘,目前已发现11座墓穴,墓穴格局呈现有客厅、拜台等,并出土散落金、铜、陶器及饰物多件。
初步认定为汉墓群,由于还没有找到证明墓主人的相关碑文等,尚不能确定墓主人身份。此外,因该汉墓群仍在发掘中,出于保护等原因,专家没有透露该墓级别等更加详细的信息。
据史料记载,东汉延光元年(122年),汉章帝的孙子刘得被封为安平王,国都在信都(今衡水冀州市旧城),阜城、南宫、武邑、饶阳、深泽当时都属安平国。后刘得的儿子刘续继位。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春,黄巾起义爆发,刘续被义军俘虏,被赎回后因犯大逆不道罪被杀,安平国被废除。 据衡水文物专家介绍,此前在安平的水泥管厂、大寨村、逯庄村等地均发现过多处汉墓,其中以上世纪70年代在逯庄村发掘出土的一座东汉晚期多室墓极具考古价值,虽然至今墓主人的身份仍没有确定,但是墓室中的彩绘壁画显示墓主人很可能是东汉安平国的最高统治者,同时,这些壁画对研究东汉车马制度、建筑等极具文物价值。
新发现的汉墓群距壁画墓仅50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会不会是安平王刘续的墓葬?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谜底有望揭开。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6.成都惠陵历史故事
成都惠陵是汉昭烈皇帝刘备的陵寝(陵墓),甘夫人和吴夫人也先后合葬于此,为夫妻三人合葬墓。惠陵陵寝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陵墓等组成。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现存砖墙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所修,上有"汉昭烈皇帝之陵"几个大字。惠陵距今已有1780多年历史了,史书记载未有被盗痕迹,至今也没有被挖掘。
现今惠陵已经是武侯祠内的一部分,地面建筑除封土外,大多为明清所筑,最南端为照壁一座,尔后是惠陵大门(或曰拜厅),木匾上书“汉昭烈陵”。大门内有几对石像生,皆为新物件。二门(或曰宫门)木匾书“千秋凛然”,两侧上联“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下联“三足鼎建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对联原为清末顾夏初所书,后遗失,吴玉章先生补挂于此,其深意颇耐人寻味。
封土前、二门内有乾隆五十三年“汉昭烈皇帝之陵”。随墙门后的墙上有康熙七年“汉昭烈之陵”石匾。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上有树木沧桑,外有竹林掩映。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7.历史上的‘汉王‘是何人物
历史上称汉王主要是刘邦。
也是“汉王”最早的的来源。后来历史中有多次的号称继承前汉的“汉”政权,五代十国就有“北汉”“南汉”“后汉”等等“汉”国。
自然了,他们也称汉王了。历史上还有一些名人也是有“汉王”之称的就自己看百度百科吧/link?url=YAumVBHTJs2PFOIR4Zjkztj14JaQNW0JDH-pN4QvWg32OonbNfMyzd7JTRk99E0yokKfvzV4Y4tbw7RBNP1DTntO_mctPilN9Vo7boupDdNgfGGiMm0TTCPZErSx_AGB。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