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方全责我需要报警吗 和对方对骂的时候把对方骂死了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

火烧 2021-08-16 14:12:55 1035
和对方对骂的时候把对方骂死了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 和对方对骂的时候把对方骂死了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正常情况下,应当民事责任。不存在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一、言语刺激,致人喝农药死亡。2013年10月3日

和对方对骂的时候把对方骂死了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  

和对方对骂的时候把对方骂死了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

正常情况下,应当民事责任。不存在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对方全责我需要报警吗 和对方对骂的时候把对方骂死了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

一、言语刺激,致人喝农药死亡。

2013年10月3日上午,刁某与房某因一棵高粱发生纠纷。次日早晨,刁某及其丈夫万某再次与房某、陈某争吵,房某、陈某以“你就是喝农药死在我家也与我无关”等各种过激言语刺激刁某。

10月5日中午,气不过的刁某喝下农药后来到房某、陈某家。发现刁某身上有农药味并出现呕吐现象后,房某、陈某并没有进行救助,后刁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审理后,判令房某、陈某承担20%的赔偿责任。

侵权人、受害人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刁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服农药自杀的行为负责,但被告的言语刺激是受害人采取自杀行为的诱因,被告不及时救助导致受害人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上述多种因素的间接结合与受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因侵权人房某、陈某的言语刺激行为仅为诱因,受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更多地是由于其自身放弃生存权,故法院综合案情判定由房某、陈某承担20%的侵权赔偿责任。

二、老汉因柴禾与邻居吵架被骂死

2011年11月17日下午,年逾六旬的顾老汉和邻居顾某在家门口吵了起来,起因是前一天两家人都在门前空地上晒柴禾,顾某怀疑顾老汉误收了自己家的柴火,而顾老汉矢口否认。

当天,周围不少邻居都听到二人互相咒骂的吵架声。之后,顾老汉独自来到附近老年活动室坐了下来,很快满脸通红、大汗淋漓,不久竟昏死过去,后众人迅速通知顾老汉儿子将其送至医院,但经抢救无效死亡。

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对该案审理后,向苏州大学司法鉴定所专家进行了咨询,但因缺乏必要的医学检查及详尽的病历记载,无法出具鉴定报告,只能根据现有材料提供倾向性意见,认为诱发性因素参与度拟为5%至15%。

最终,法院综合案情,判令顾某承担6%的赔偿责任,支付顾老汉家人2.35万元。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双方起争执,一方猝死的事件,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双方发生争吵的先前行为与被骂者死亡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若有因果关系,参与度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民法通则第132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无法证明吵架与死亡的因果关系,也无法证明骂人者有过错,则只能依据公平原则,由骂人者给予一定赔偿。而如果骂人者明知对方存在潜在疾病而故意追求对方死亡的结果,那就构成犯罪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罪对方不追究

过失致人死亡,涉嫌犯罪。如果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书可以从轻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三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这算不算过失致人死亡罪?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吗?

不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两者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请问这算不算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如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这样算过失致人死亡吗

具体要靠你的主观状态以及是否预见能力

算过失致人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对方起诉的吗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刑事案件,由公诉机关起诉,不是对方起诉。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客观上必须实施了致人死亡的行为,并且已经造成死亡结果,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过失致人死亡的过失方对尸检报告是否签字

证据中的鉴定报告需要具有资格的鉴定单位做出鉴定,并且由鉴定人对鉴定结果签字承担责任,并不必然需要过失方签字。

过失致人死亡没有取的对方谅解怎么判

根据法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犯本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能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的经济损失并得到谅解的,可从轻处罚。具体规定如下 :
一、《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法发[2013]14号 )
(三)、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9.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15岁主体绑架他人后过失致人死亡算不算犯罪

未满十六周岁绑架他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