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的核算要点 权益法下,取得投资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一样,怎么处理?
权益法下,取得投资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一样,怎么处理?
权益法下,取得投资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不一样,怎么处理?
在权益法下,对于投资时点的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样的,是需要在年末的时候对净利润的金额进行调整的。
参照下面的公式进行理解一下:
一、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
1.存货
调整后的净利润=账面净利润—(投资日资产公允价值—存货账面价值)*当期出售比例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调整后的净利润=账面净利润—(资产公允价值 / 尚可使用年限—资产原价 / 预计使用年限)
或者是=账面净利润—(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原价 / 预计使用年限*已经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投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对净利润的调整?
ikd1638bfsky
合并报表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权益法核算,投资方是认可购买日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所以对于投资时点被投资方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的,在确认投资收益时要按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然后按照调整后净利润*持股比例来确认投资收益。
对于购买日被投资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形成的差异,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这一差异会逐步实现,而每期调整利润的金额就是当期这些资产随着使用实现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部分。对于存货就是出售使其差额得以实现,出售多少就是实现了多少,当期净利润就应该调整多少;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是通过折旧、摊销,所以当期计提了多少折旧、摊销,其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对应的部分就是当期净利润应该调整的部分。
1、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取得后比如第二年,出现被投资单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的,是否还需要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是否需要调整,要看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是否发生了变化,与被投资单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是否不一致没有关系。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时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减少,账务处理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怎么处理?
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进营业外支出。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时会引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减少,求解释。
被投资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增加,它的所有者权益就增加了,那么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占的份额也就增加了,就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了。
相关知识:
1、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记住是权益比列)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帐面价值。
2、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即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业务,新准则将其进行了分类梳理,将部分专案归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
相当于旧准则就是计入资本公积,现在另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是不管是资本公积还是其他综合收益,这两个科目都是属于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请问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该怎么处理?
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属于一种战略投资行为,所以投资者不会因为被投资单位短时间内公允价值的波动,而改变战略。而权益法,其精髓是将被投资企业,作为自身企业的一部分进行核算,在被投资企业的市值发生小幅度的变动时,会计上也不做处理。 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当期的股票市价发生了大幅度下跌(一般是20%以上),且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推移或者正常情况下预计的下跌,那么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减值测试。测试的依据主要是,未来现金流量VS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差额,其中的较高值再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对比,如果高于账面,说明资产没有减值,低了,说了资产发生减值,那么要进行会计处理。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这样以后,除了出售转让该股权,在以后期间不得将减值转回。
为什么权益法要以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调减被投资企业利润?
没有调减啊。。。
首先权益法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中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投资的后续计量。这两种情况的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相关费用(注意,这里不是取得投资时得到的公允价值,是付出对价)
然后调整有2种可能性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注意,这里是可辨认净资产)
长股投初始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就是被投资公司的商誉,即不可辨认资产,商誉与整体相关,只有存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在个别报表中,或者在控制的情况下做合并报表时会出现商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个别报表中,被投资公司的整体没有进来,所以不存在被投资的公司的商誉,这时候商誉被包含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所以不需要做调整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这种情况下就是负商誉,就相当于得到了被投资的捐赠,所以进营业务收入(比如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100万,投资企业占有30%股份,即占有30万的股份,实际投出28万,那是不是说被投资公司白送了你2玩的股份)
投资性房地长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2015)
①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方余额情况下,亏)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账面余额)
其他综合收益(贷方差额情况下,赚)
②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A.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地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B.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的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方余额情况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贷方余额情况下)
很高兴为你解答本题,没问题的话,请及时点选右上角的采纳满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