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和意义。(6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5分)
(1)直接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援助。(2分)
意义:配合了友军保卫了滇缅公路;(2分)牵制了日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2分)
(2)原因:中国在国内和亚太战场的抗日,为反法西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国际地位提高。(4分)
成果及内容:发表了《开罗宣言》(2分),要求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东北、澎湖列岛)归还中国。(3分)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
①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②执掌宰相职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内因与外因:结合前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及丞相制度的作用,说明外因;结合明朝建立的社会背景,说明内因。
考点:宰相制度的废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1)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到了皇权。(2)历史原因:元丞相权势过重。(3)直接原因:胡惟庸娇姿擅权,胡乱作为。
根据材料二分析,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这种等级制度下社会秩序的工具。
根据材料一分析1978年我国为什么进行农村改革
国农村改革走的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独特路子。它是在原有的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基础上,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结果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注意分析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说明的却是改革,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材料一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必要性.为什么说
1、根本原因 :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俄国社会经济落后 ;
2、直接原因 :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加剧了俄国的经济危机 ;
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洲人为什么要制定许多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洲人为什么要制订许多突破或绕过地中海地区的计划?如何理解“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
(1)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使东西方贸易更加困难。义大利和阿拉伯商人垄断东西方贸易,获取高额利润,引起欧洲人不满。
理解: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及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根据材料一
分析欧洲人为什么要制定许多
根据材料一
分析欧洲人为什么要制定许多
根据材料二分析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这种制度
材料二: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乐舞蹈,他用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气愤难忍,大发感慨道:“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呢?”原来,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根据材料二分析,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这种制度?你认为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或影响?
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这种等级制度下社会秩序的工具。
作用或影响:一方面与分封制一起起到了维护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压抑了人的个性与创造性。
1,孔子认为三代的礼乐制度是其昌盛的原因.
2,春秋时期的动乱,孔子认为是由于礼崩乐坏的结果,所以他希望重新扶正礼乐制度以使整个社会重新回到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