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最权威的奖项 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简介及详细资料
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简介及详细资料
简要介绍
2013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泉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本届大奖将继续由章子怡担任推广大使。张雨绮、吴克羣作为发布会特邀艺人嘉宾,联手公布各大奖项的终审提名名单。国产电影《万箭穿心》一举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等8个奖项提名,成为本届大奖提名影片中的大热。
2013年8月18日晚,"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泉州揭晓,梁家辉、颜丙燕分别凭借影片《寒战》、《万箭穿心》夺得影帝影后宝座,最佳电影由影片《边境风云》获得,高群书导演凭借《神探亨特张》荣获最佳导演奖。梁家辉拿奖后表示希望以后能更多地跟新导演合作;颜丙燕则感慨自己是《万箭穿心》得利最多的人,但影片票房却不如理想。
现场情况
梁家辉向新导演伸橄榄枝
在提名公布之时,影帝之争相当激烈。金像奖影帝梁家辉(《寒战》)再战张家辉(《大追捕》),还要与内地实力演员张丰毅(《白鹿原》)、黄渤(《杀生》)、陈建斌(《人山人海》)一同抢夺影帝奖座,最终,梁家辉胜出。
《寒战》由两位处执导筒的导演梁乐民、陆剑青执导,梁家辉拿奖后向各新导演伸出橄榄枝,表示希望跟不同的新导演合作,"这部电影是由两位新导演执导的,接下来我还会跟不同的新导演合作,希望各位新导演多看着我。"
颜丙燕叹票房"万箭穿心"
已凭《万箭穿心》拿下多个奖项的颜丙燕当晚再获影后殊荣,她既高兴又无奈,表示自己是该片得利最多的人,"《万箭穿心》实在给予我太多了,这是远远超出我期待的。但影片的票房可谓真的万箭穿心,得利最多的反而是我,所以每次因为这部电影拿奖,我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受。"
高群书调侃下次拿"新人奖"
高群书导演凭《神探亨特张》获得最佳导演奖,他表示很遗憾该片男主角张立宪没有拿最佳新人奖,并调侃说自己要承担这个重任,"我只被通知来颁奖,没想到还拿奖了,很意外,但最遗憾是张立宪没有拿最佳新人奖,他都四十多岁了,恐怕以后没有机会了,我要担下这个重任,下次新人奖由我来拿。"
电影《边境风云》摘得当晚含金量最大的奖项--最佳电影。评审团主席焦雄屏对该片评价很高,她认为:"尽管有不足的地方可以改进,但跟很多电影比,它是另辟蹊径的。"
章子怡带爱徒水哥捧场助阵
章子怡2013年再度担任华语传媒大奖的推广大使,在美国宣传《一代宗师》的她也特意赶到现场为华语电影加油,"我日前出席了美国《一代宗师》的首映式,当晚放映的是中文原声版,本来以为美国观众会不习惯,但他们看完后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让我对华语电影充满骄傲。前几天晚上,我和王家卫导演、李安导演和梁朝伟一起吃饭,有老外过来打招呼,说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不同的电影面孔,这也让我很是感慨。希望华语电影能够越来越好。"值得一提的是,章子怡当晚更带着爱徒水哥出席活动,水哥并为颁奖礼献唱了歌曲。
电影《一九四二》当晚获得最佳编剧奖以及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奖,虽然冯小刚没有出席领奖,但编剧刘震云拿奖时却不忘调侃这位搭档,"我昨天与冯小刚有一次特别深入的交流,冯导虽然年事已高,但跟我们这些晚辈一样有想法,他的神经末梢处处长满心眼,相信春晚之后,他一定会拍出更好的电影。"
《万箭穿心》获8项提名领跑
入围本届大奖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类型丰富,创历年之最:既有青春励志、充满人文关怀的《逆光飞翔》《麦兜当当伴我心》,也有反映人性之惑的现实主义影片《边境风云》《万箭穿心》,也有用白描手法忆述名家一生的影片《三生三世聂华苓》。其中之前票房平平、却在各大电影奖中获得良好口碑和众多主要奖项的国产电影《万箭穿心》除最佳电影提名外,还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其它奖项提名,以共8项提名的成绩领跑一众提名电影,成文本届大奖最大热门。究竟这部电影能否再次成为"获奖大户",成为2012华语电影中除《泰囧》之外的另一"黑马",大家都非常关注。
章子怡再任大奖推广大使
2012年年颁奖礼期间,章子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明,"最吸引我的是传媒奖对于电影的态度,它鼓励和支持那些真正爱电影,一直在认真拍电影的人。"正是源于这份对电影共同的执著和热爱,章子怡2013年再度与大奖结缘,担负起向社会推广大奖的责任。为真正推动大家关注华语电影、了解华语电影,章子怡专门为本届大奖的海报拍摄个性大片以及发来祝福VCR,片中她说,"中国人都说12年是一个轮回,13年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希望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能发掘更多的新人和新作。"
蔡康永加首次盟大奖评审团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每年都邀请两岸四地知名电影人作为评审团,经过初审、复审、终审,评选出主单元奖项、百家传媒年度致敬奖项和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奖项。相比于往年,2013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另一大亮点,是台
湾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作家的蔡康永也首次加入大奖评审团。蔡康永在VCR中表示,"传媒奖没有受到太多市场力量主导,也没有受到太多官方政策指导,这也是我参加这个奖的重要原因。"
获奖名单
奖项
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奖
《边境风云》
评审团奖
《逆光飞翔》
最佳导演奖
高群书《神探亨特张》
最佳编剧奖
刘震云《一九四二》
最佳男主角奖
梁家辉《寒战》
最佳女主角奖
颜丙燕《万箭穿心》
最佳男配角奖
杜汶泽《华丽之后》
最佳女配角奖
李烈《逆光飞翔》
最佳新演员奖
齐溪《浮城谜事》
最佳新导演奖
程耳《边境风云》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人再囧途之泰囧》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段奕宏《白鹿原》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
杨颖《第一次》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表现
陈柏霖《台北飘雪》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一九四二》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娄烨《浮城谜事》
相关参考:
提名名单
奖项 提名名单最佳电影
《边境风云》
《麦兜当当伴我心》
《逆光飞翔》
《三生三世聂华苓》
《万箭穿心》
最佳导演
陈安琪《三生三世聂华苓》
程耳《边境风云》
高群书《神探亨特张》
王竞《万箭穿心》
谢立文《麦兜当当伴我心》
最佳编剧
程耳《边境风云》
刘震云《一九四二》
韦家辉、游乃海、陈伟斌、欧文杰《高海拔之恋Ⅱ》
吴楠《万箭穿心》
杨雅喆《女朋友男朋友》
最佳男主角
陈建斌《人山人海》
黄渤《杀生》
梁家辉《寒战》
张丰毅《白鹿原》
张家辉《大追捕》
最佳女主角
桂纶镁《女朋友男朋友》
郝蕾《浮城谜事》
颜丙燕《万箭穿心》
张榕容《逆光飞翔》
郑秀文《高海拔之恋Ⅱ》
最佳男配角
陈刚《万箭穿心》
杜汶泽《华丽之后》
焦刚《万箭穿心》
李雪健《一九四二》
吴刚《白鹿原》
最佳女配角
郭采洁《爱》
李烈《逆光飞翔》
吕雪凤《金孙》
齐溪《浮城谜事》
闫妮《我十一》
最佳新导演
程耳《边境风云》
吴琦《柳如是》
徐浩峰《倭寇的踪迹》
张荣吉《逆光飞翔》
卓翔《乾旦路》
最佳新演员
管新成《天津闲人》
黄姵嘉《宝米恰恰》
黄裕翔《逆光飞翔》
齐溪《浮城谜事》
张立宪《神探亨特张》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电影
《爱》
《春娇与志明》
《寒战》
《人再囧途之泰囧》
《一九四二》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段奕宏《白鹿原》
冯绍峰《二次曝光》
余文乐《春娇与志明》
张默《边境风云》
赵又廷《搜寻》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女演员
桂纶镁《女朋友男朋友》
郭采洁《爱》
杨幂《春娇与志明》
杨颖《第一次》
张雨绮《白鹿原》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表现
陈柏霖《台北飘雪》
范晓萱《听风者》
彭于晏《寒战》
杨颖《第一次》
张孝全《女朋友男朋友》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
《浮城谜事》
《人再囧途之泰囧》
《神探亨特张》
《万箭穿心》
《一九四二》
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冯小刚《一九四二》
高群书《神探亨特张》
娄烨《浮城谜事》
谢飞《万箭穿心》
徐峥《人再囧途之泰囧》
相关参考:
评审名单
主席
焦雄屏
秘书长
虞晓毅
终审评审
内地--
麦家、石川、吴慕清、虞晓毅
香港--
陈志华、马家辉
台湾--
蔡康永、焦雄屏、梁良
复审评审
内地--
黄府小米、Magasa、木卫二、卫西谛、吴觉人、叶航、虞晓毅、云中
香港--
贾选凝、郑政恒
台湾--
麦若愚、涂翔文、郑秉泓
初审评审
内地--
阿子、表江、崔峤、大奇特、戴乐、韩松落、胡续冬、黄文杰、李宏宇、连城、麻绳、毛尖、木卫二、Magasa、仁直、沙丹、赛人、沈祎 、石川、苏七七、孙孟晋、桃桃林林、藤井树、图宾根木匠、卫西谛、吴冠平、吴李冰、吴觉人、吴慕清、小昆、妖灵妖、叶航、虞晓毅、云中、赵静、张一谋
香港--
陈嘉铭、陈志华、David、何俊辉、何威、贾选凝、梁嘉信、列孚、陆凌绿、马田龙、祁佳仕、奇利、汤祯兆、王晓龙、一男、张颖锋郑政恒
澳门--
李展鹏
台湾--
陈儒修、黄香瑶、蓝祖蔚、李光爵、梁良、麦若愚、弥勒熊、贫穷男、涂翔文、王清华、游惠贞、郑秉泓
相关参考:
颁奖评论
电影观众群体年轻化了
无论从2013年的电影市场还是颁奖结果看,中国电影愈发年轻了是所有业内人的共识。作为多届传媒大奖的评审,焦雄屏对过去一年华语电影的格局变化深有感触:"以前我们在一个重点城市戏院,电影评价非常重要,知识分子和喜欢电影的人,就能发挥重要的影响性。但现在的电影产业当中,戏院增加太多了,扩展到三线四线城市,催生了新的电影消费观众群。 "

对内地华语电影圈的风云变幻,本届评审、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认为,电影商业市场的主力军已经在朝着年轻化的方向转移。"一个代际的更替慢慢显现出来。"这个代际更替不仅仅表现在徐峥、赵薇等新导演的崛起,还同样表现在《小时代》带来的年轻观众群体的变化。"中国电影市场面临重新洗牌,不管是导演创作主体,还是作品类型。前几年很明显感觉到主打是动作片,这两年就是青春、爱情、偶像,青春现实题材。这就能看出很大的问题。未来的张艺谋是谁?领军人物是谁?现在很难说,要靠时间来验证。 "
年轻类型片或成市场主力
随着新导演的崛起,主体观众的年轻化,中国电影格局正在改变中,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也备受关注。石川认为,北上广城市等中心地区的电影市场已基本饱和,以后中国电影市场增长空间主要是二三线城市。"所以未来的增长趋势决定了中国电影主流观众的口味,跟白领精英不太一样,越来越草根化。像《泰囧》、《小时代》这种电影可能越来越多成为市场主力,这是市场发展的格局决定的。 "
在石川看来,整个华语电影格局应该形成互补的局面。 "内地市场要做大,银幕数要增长,观众数要扩大,现在全国2800个县级市,只有十分之一有电影看,百分之九十的县级市看不到电影,先做大再做强。 "香港电影是找到自己新的身份和角色定位,一个是在内地商业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成为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先锋;台湾电影,作为港台华语片的补充,自身的样式类型应该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