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台风眼是怎样骗人的

火烧 2015-08-13 04:16:51 1068
台风“桑美”2006年8月10日,台风“桑美”光顾了福建省福鼎县沙埕镇。下午,狂风怒号,大雨倾盆。到了17点左右,强风顿弱,海面风平浪静,甚至还出了太阳。大家都以为台风已经过去了,不少上岸的渔民又纷纷下船,重新出海打鱼。哪知20分钟不到,强风又来了,而且比
台风“桑美”

2006年8月10日,台风“桑美”光顾了福建省福鼎县沙埕镇。下午,狂风怒号,大雨倾盆。到了17点左右,强风顿弱,海面风平浪静,甚至还出了太阳。大家都以为台风已经过去了,不少上岸的渔民又纷纷下船,重新出海打鱼。哪知20分钟不到,强风又来了,而且比第一阵更为强劲。狂风毫不留情地将渔民的财产与生命一并吞噬,最终造成了193人死亡、11人失踪的悲惨后果。台风为什么会去而复返呢?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高温高湿的海洋是台风的“诞生地”,特别是那里岛屿较多,水深在60米以上,太阳辐射比较强烈,海洋表面的温度始终在26.5℃以上。由于靠近赤道,太阳长年像火一样照射着,海面上的空气温度很高,所含的水汽又很多。这种湿热空气因为受热而膨胀变轻,就向上飞升。

台风眼的示意图

一个地方的空气上升,周围的空气必然前来补充。这些补充进来的空气又迅速受热、增湿、膨胀、变轻、上升。这些气流不停地运动,规模越来越大,就形成了许多弱力的小涡旋。这些弱小涡旋的内部气压比四周低,使得周围的空气携带着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随后向上运动。这些湿空气上升后,随着周围温度的降低,造成水汽凝结,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弱小涡旋内部的气压越来越低,强度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了强力的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并不一定就形成台风,只有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的才称为“台风”,中心风力达到14~15级的称为“强台风”,中心风力达到16级或以上的称为“超强台风”。

台风是一个巨大的圆柱状空气涡旋,直径大约1000千米,垂直高度大约10千米。它就像在江河中流动前进着的漩涡一样,在旋转的过程中,漩涡中间出现了一个无水的空洞。漩涡旋转得越快,中间的无水空洞就越大越长,最终形成了一个静止的无风无雨的空洞,这个空洞就是台风眼。

台风眼

台风眼的直径一般在10~70千米,呈圆形或椭圆形。台风眼里面非常神奇,那里风平浪静,天空晴朗,甚至艳阳高照,是台风中的“世外桃源”。但它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台风的移动而移动。一旦台风眼转移到别处,原来的风平浪静就会突变成狂风暴雨。沙埕镇的渔民们就是受了台风眼的欺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