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游记人物 吴承恩为何写《西游记》,人生失意何尚不是一件好事

火烧 2022-10-22 01:33:57 1050
吴承恩为何写《西游记》,人生失意何尚不是一件好事 吴承恩,明朝中叶 约1500——1583年 时期人,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通过历史记载来看,史官对于吴承恩生卒年的信息都不太确定,也从侧面说明他的神化

吴承恩为何写《西游记》,人生失意何尚不是一件好事  

西游记人物 吴承恩为何写《西游记》,人生失意何尚不是一件好事
吴承恩,明朝中叶(约1500——1583年)时期人,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通过历史记载来看,史官对于吴承恩生卒年的信息都不太确定,也从侧面说明他的神化小说《西游记》在当时是不被所谓正统学术所认同,只是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它经历了检验,至今仍光茫眩目。 吴承恩和许多有才而又落魂的才子一样,仕途极不顺畅,虽然史书描述他天姿聪慧,一目十行,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然科考极不顺畅,到了五十岁才混了个岁贡生,然后在京城等官做。何为岁贡生呢?这也是明清两朝科举的另一种挑选人才的方式,即每年或二,三年从乡试中挑选人才保送国子监学习,这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入选者又称贡生,意为天子为国家作贡献。 三十岁后的吴承恩对野史鬼怪开始感兴趣,专门收集此类故事,这也注定他不会做官。他对猴特感兴趣,经常观查其生活习性。这段时间的吴承恩靠卖字画为生,也结交不少名人,如当时的状元徐坤等。 失意的读书人对现实的不满大多缘于自负,沉浸在狭隘的思维里难溶社会,注定书不能成器 吴承恩不能脱俗,仕途的不顺导致他对社会的不满,也注定他为官也难有作为。入选岁贡生的次年即1551年,他被任命为河南新野县县令,初为官,办了一些实事,然与同僚不能和睦相处,加之有写巜西游记》的想法,不久便辞官,开始写小说《西游记》。当时的鬼怪小说在民间很受欢迎,然正统书院是不屑的。 这期间吴承恩开始游览名山寺庙,为写《西游记》作准备,断断续续写出几十回合,但终因家贫难以生计,后被人推荐做了长兴县丞,这官也就是个副县长的职位,专管文书,但其性格终不能长久,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不久又遭人诬陷,遂辞官隐居乡野,实现心中的梦想,专门撰写《西游记》,由于多年的积累与准备,加之其文笔历年的磨砺,写起来相当顺畅,仅一年便完成(也有说两年)。他笔下的鬼怪结局都有一个特点,有后台的鬼怪都被后台带走,无后台的都被打死,这也正应了他针砭时弊的用意。 《西游记》的故事妇孺皆知,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前往西天取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真金成佛。故事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每个人的性格鲜明生动,这四个中的猪八戒是最不诚意的一个,但结局也是完美的,这可能也是对官场的一种暗喻吧,按现在的话说是跟对了团队。 吴承恩虽然写的神话故事,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呢。 吴承恩若是会做官,可能就不会有这本传世之作了。 贪困与落魄有时是一种假相,它的背后就是成功,只要你轻轻转动一下,背面就是你想要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