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对东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与我国东部主要农业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1)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些喜温凉的农作物生长,需要热量多的亚热带、热带农作物在这里不能种植;
(2)温暖季节短,农作物一年一熟,限制了单位面积产量;
(3)春秋季的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的越冬;
(4)寒冷季节长,牲畜的越冬和饲料供应比较困难。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具有哪些地理条件和布局特点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
A、 耕地面积广阔
B、 土壤肥沃:(插根筷子就发芽,抓把黑土攥出油)
C、 宜农荒地多
D、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气候:
温带溼润半溼润气候
A、 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热量:自南向北递减:(北:春小麦、大豆;中: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甜菜、亚麻等;南:棉花、冬小麦)无霜期80~180天(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东北人有长达四个月无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中国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
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喜山南坡
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地。
(4)草场资源和农产品资源
型别:由于为溼润半溼润地区,因此为森林草甸草原
分布:三个平原,呼伦贝尔草原与科尔沁草原
——发展畜牧业
(5)其它:
水产资源:辽东湾与海洋岛两大渔场
海岸线长
滩涂面积广
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夏季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一熟。秋季早霜,低温冻害,对农作物的生长以及产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喀斯特地貌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耕地面积小;地表水缺乏,容易发生旱灾
土层薄,土壤贫瘠;
石漠化严重。
南方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年降水量大. 3.结霜期短.气温所较差1. 2.雨热同期,蒸发少,对农作物生长有利、日较差小
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 农业开发有哪些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我们的东北地区人口、交通、基础设施、文化素质远远超过俄罗斯远东地区。远东地区有些地方自然条件太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东北黑土地流失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
以下由大地之家农业网提供
水土流失是导致黑土层不断变薄的重要原因。目前东北已有700万公顷左右的坡耕地的黑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237万公顷的坡耕地黑土层已经消失。不久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参与全国政协东北黑土地专题调研。他说,如果任由水土流失继续发展下去,50年后东北黑土地又将有94万公顷坡耕地的黑土层彻底丧失。
耕作制度和产业结构单一,制约土壤肥力提升。同时,种养发展不协调,玉米就地青贮转化饲料率低,草食畜牧业滞后。据吉林省榆树市有关人士介绍,根据吉林省实施的土壤有机质提升计划,2013年该市获得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资金150万元,专案耕地每亩补贴10元,农户施用农家肥按2至3立方米计,仅运输成本就要80至120元,“这样很难调动农民养地积极性”。
秸秆还田是增强土地肥力的有效措施,但不少地方的秸秆还田率还不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长期从事水稻育种工作,跑遍了东北的水稻主产区。据他观察,一些农民对秸秆还田有疑虑,由于操作中有出现秸秆、土壤不结合导致产量下降的可能,农民宁可把秸秆烧了也不还田。
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副所长周宝库认为,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黑土地保护措施的推广。比如,等高耕作应该是治理漫岗坡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受原有顺坡承包土地的制约,很难统一推进。平原地区深翻深耕需要大马力拖拉机,但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统一作业。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地块零散,多以顺坡条带状为主,导致等高起垄、修埂、筑沟等治理措施难以落实。
此外,还有黑土地保护技术整合研发不够等原因。

与四川盆地相比,东北地区气候对农业发展不利影响是什么条件不足,多低温冻害
温馨提示
1.纬度高,太阳光不能直射,吸收太阳能量少
2.常年受极地冷高压气团控制,热带低气压无法延伸到东北
3.没有高大山脉阻挡西伯利亚平原吹过来的寒冷季风
4.距离北冰洋和极低冰原带很近
5夏季时间较短
地理、急,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
3.全球气候变化对近代人类活动、社会发展的影响
(1)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不利的一面表现为改变植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生物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也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由于气候变暖,物种将易于患病和遭受害虫袭击,一些物种将由于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降低,某些脆弱性物种灭绝的风险会增加。
(2)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3)土地盐碱化
(4)海水侵蚀作用加强
(5)风暴潮作用加剧
(6)淹没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