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阿尔贝加缪作品 阿尔贝·加缪:这世界让他无法容身,他却在苦难中追求幸福!

火烧 2021-12-02 21:11:50 1050
阿尔贝·加缪:这世界让他无法容身,他却在苦难中追求幸福! “世界上有美,也有苦难,但无论我们的事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决不会对这两者当中的任何一方不忠。”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来到人世间

阿尔贝·加缪:这世界让他无法容身,他却在苦难中追求幸福!  

“世界上有美,也有苦难,但无论我们的事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决不会对这两者当中的任何一方不忠。”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来到人世间,他用他短短的47年生命,努力见证并做到自己曾经说过的这句话。但这已然足够,他作品中呈现的思想和概念都折射出迷人的色彩,即使跨越了半个世纪,依旧光影摇曳。

关键词: 孤独

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加缪的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关键词: 思想

追求真理的自由精神

就思想而言,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法国乃至欧洲知识界盲目混乱的整体环境中,加缪是少数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无论左翼或右翼意识形态的力量如何强大,加缪都保持着独立判断,和对真理本身的追求。正是这种不属于任何政治派别或意识形态的自由独立思想者的精神,使他受到来自左右翼的攻击并备感孤独,但也正是这种自由独立、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直到今天对于当代人的良心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有深刻启示意义。

加缪的可贵在于:他始终拒绝虚无主义,始终坚持对人的信念、对生活的热爱。他勇敢地扛起时代的道德重负阿尔贝·加缪简介,其目光深情所及,都在于人的生命。他为自己的生命写作,也为我们的生命写作。

关键词: 荒诞

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

在阿尔贝·加缪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哲学随笔当中,“荒诞”是他强调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对“荒诞”的解释各人有各人的表述。加缪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听上去,他的这句解释特别地拗口和费解,其实,他理解的人生荒诞感,是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他认为,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的荒诞感,可是,偏偏人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人还必须要以人现在的方式生活。

关键词: 反抗

肯定否定共存成反抗

关于“反抗”的概念阿尔贝·加缪简介,加缪已酝酿十年之久。“荒诞”是一个非常容易滑向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和绝望厌世的逻辑起点。要为荒诞的人生赋予意义,加缪还需要“从虚无主义的深渊”向上进行“非逻辑的一跃”,而这次从“荒诞”向“反抗”的纵身一跃,正体现了加缪的才华所在和他固有的人道主义立场。1949年,加缪一篇题为《关于反抗的思考》的随笔首次为“反抗者”下了定义:“何谓反抗者?一个说‘不’的人。然而,它虽然拒绝,却并不放弃:他也是从一开始行动就说‘是’的人。”这一看似矛盾的说法,并非加缪狡猾的“辩证法”,而是说,反抗表面上看起来是否定之物,但实际上肯定与否定共存,才真正构建出反抗的价值。

阿尔贝加缪作品 阿尔贝·加缪:这世界让他无法容身,他却在苦难中追求幸福!

阿尔贝·加缪 1913.11.7—1960.1.4

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成名,代表作还有小说《鼠疫》《反抗者》、随笔《西西弗神话》、剧本《卡利古拉》等。1960年的1月4日,加缪因车祸不幸身亡,年仅47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