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徽叫什么名字 中国国徽的由来和含义,100字以内.
中国国徽的由来和含义,100字以内.
中国国徽的由来和含义,100字以内.
国 徽 由来 中国的国徽图案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地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1950年6月18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md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著名教授张仃、周令钊都参加这个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数白幅国徽方案,经过反复比较,并由美院的教授加工,设计成现在的国徽图案。在国徽中,天安门图案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农民阶级。国旗上的五星,代表gcdzg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中国国徽的由来
国徽即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只有特定的国家重要文件才能盖上国徽大印,正式生效。国徽上通常有来自然的元素,如动物植物,但也可能有其他事物,用以表现该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或意识形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徽属于盾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国徽设计者--高庄
国徽的设计和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它凝结着许许多多设计者的心血;饱含着他们对gcdzg的爱戴,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对新中国的深情。每一个参加国徽设计的人,都将在中国人民的美好记忆中永存。
1949年8月28日,政务院召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会讨论国徽图案时,参加国徽图案设计工作的高庄在会上说:"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种愿望,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的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
高庄的热切愿望,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1950年9月20日正式颁布的国徽图案,完全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把已经由全国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平面国徽图案雕塑成立体模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平面的国徽图案,是在全国政协筹委会公开征求的数百幅图案的基础上,经各方人士协商,又经过清华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两个国徽设计组专家学者的设计比赛,最后,清华大学的设计组(包括了梁思成、张仃、张光宇等当时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的设计师以及贺嗣昌等工艺美术设计的新秀)的设计方案才获得全国政协审查组的通过。这一凝结无数人心血的平面图案,要由高庄雕塑为国徽立体模型,这当然是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高庄接受任务后,首先对平面的国徽图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是垂头的,杂乱的;红绶的飘带,缺乏来龙去脉,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高庄认为,赋予国徽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导思想,组成国徽的素材,如国旗、天安门、齿轮、稻麦,红绶,是由中央规定了的。如何利用这些素材组成图案,并由它来表现精神形象和艺术效果,则完全可由艺术家发挥其聪明才智。
高庄抱着这样的信念,反复构思,精心比较。他把稻麦改成分行并列向上,并赋予刚柔相济的不同性格,象征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共存,象征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红绶改成有规律的穿插,与天安门城墙相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其它的地方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国旗上五角星的距离,等等。总之,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整体与局部变化统一,规正庄严,又自然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
在修改国徽图案和塑造国徽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高庄参考了大量资料,自己还买了一尊佛像和几方秦、汉、隋、唐的铜镜作为参考、借鉴。为了使国徽更完美、壮观,他把做好了的国徽石膏模型与原平面图案放在一起,让人们比较评论,听取意见,不断修改,以求臻于完美。至今,高庄仍珍藏着当年制作的石膏国徽模型。
高庄在工艺美术方面造诣很深,木刻和素描很有功力,深得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赞赏,几十年来,他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为我国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庄教授八十岁的时候,曾作诗言志:
老牛老来甘埋头,步步耕耘不求酬。
青草吃饱已足乐,白骨愿入艺人手。
这首诗反映了这位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艺术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永不停步的可贵精神。
中国国徽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蕴含的内容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大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gcdzg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徽的内容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像下面这三家权威网站,说法就各不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见首页>中国概况>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1)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网站:中国的国徽图案,中间是五星(国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麦稻和齿轮(两把麦稻组成正圆形的环,齿轮在下方麦稻杆的交叉点上,齿轮的中心交结著红绶,红绶向左右绾住麦稻而下垂)。(见首页>认识祖国>基本情况>国徽>中国的国徽) 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主要由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构成。(见首页>资料>中国概况>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国旗和天安门象征国家,齿轮象征工人阶级,谷穗象征农民阶级),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同年9月20日,md主席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及其通过的以后历次宪法均予以确认。
1991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颁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徽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麦稻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gcdzg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
新加坡国徽的由来和中国国徽的对比?
新加坡国徽 的中间是一个红色盾牌,盾牌上有与国旗上相似的白色新月及五颗五角星。盾牌左右分别为脚踩着金叶、同时站立着的狮子与老虎。盾牌下为写着“Majulah Singapura”(“前进吧,新加坡”)的马来文的蓝底金字绶带。 盾牌上的红色代表了平等与友谊,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美德。新月表示新加坡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而五颗五角星代表了国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狮子象征新加坡,老虎象征马来西亚,两者共同象征着新、马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 新加坡国徽的前身为新加坡自治邦的邦徽。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时任自治邦政府副总理的杜进才博士领导委员会开始进行拟定邦旗、邦徽及邦歌的工作。 1959年12月3日,新加坡邦徽揭幕,并首次在政府大厦举行的最高元首就职典礼上采用。 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以邦徽为州徽。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正式独立,州徽也随之升格为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林徽音与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组的设计小组集体创作,1950年6月2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确定为国徽。国徽于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公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说明》规定“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谷穗和齿轮,齿轮中心并交结着红绶;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金色天安门,城楼上方的四颗小五角星以半弧状环绕一颗大五角星,国徽四周为谷穗和齿轮。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而五颗星则象征gcdzg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中国国徽的深刻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个大五角星,象征着gcdzg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
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
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中国国徽的含义简单易懂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天安门是中国的象征,同时也寓指“五四”运动,
齿轮和麦穗交错连接在一起,寓指工农联盟
中国国徽上的图案有什么含义
我们都知道,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国徽也专门作了规定。那么你知道国徽是怎么诞生的吗?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向全国公布征求国旗、国徽及国歌词谱的方案。由于种种原因,均未采用。因此,在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没有公布国徽方案。1950年初,受党中央的委托,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两组同志在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自己的方案。1950年6月20日晚,周总理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国徽方案。大家通过反复比较、讨论,最后决定采用清华大学设计的方案。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md签发了向全国颁布国徽的命令。从此,国徽就诞生了。
那么,国徽的主要内容及其象征意义是什么呢?国徽图案以齿轮、麦稻穗、五星和天安门及绶带作为题材内容。齿轮和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五星代表gcdzg领导下的全国各名族人民大团结;天安门象征民族精神。图案用红、金二色互为对比,体现中华民族的轩昂气质。
中国国徽的来历30字
中国国徽的历史由来: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md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政务院邀请有关人士开会讨论国徽设计问题。按中央规定,组成国徽的素材为国旗、天安门、齿轮、谷穗与红绶带,而完美的组合则需要依靠艺术家们的政治和艺术修养。会上,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高庄的发言语惊四座、掷地有声:“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想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当时,由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等人设计的国徽平面图案,已由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