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处理了几个兄弟 雍正,雍正杀死了他的多少个兄弟?
雍正,雍正杀死了他的多少个兄弟?
雍正杀死了他的多少个兄弟?
雍正的父亲是谁?他是怎么当上皇上的?
雍正父亲: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雍正。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扩展资料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为改善民生,实行摊丁入亩,使中国人口的暴增。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是怎么夺得王位的?
雍正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这位皇帝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一直都是清朝的疑案之一,尤其是雍正的继位疑案和雍正的死因疑案。
关于雍正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他受康熙遗诏继位,是合法继承;
一种认为康熙并未传位与他,雍正是矫诏夺位。
其实关于雍正篡位的说法,汇总下来有四种可能性比较靠谱:
1、康熙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2、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康熙病重时发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允禵紧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皇子胤祯。
3、是“雍正投毒说”:康熙病重时,胤祯进了一碗参汤,康熙喝了就归天了。
4、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
雍正的继位存在很多疑点,可能出于矫诏篡立。
这样说并不是要抹煞他的历史功绩,应该说封建统治者骨肉相残是经常发生的;
封建社会中,即使一个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阴谋手段和残酷斗争来夺取和巩固统治。
扩展资料:
雍正皇帝胤稹(1678~1735)
雍正清兵入关定鼎中原后的第三代皇帝。
后世围绕其继位、暴死等事件传说甚多,多悖谬不实。
其为政方略遭人议论处亦多,但他在位十三年,勤于政务,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在文治武功方面,都不愧一代英主之名。
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实离不开雍正承前启后的功用。

雍正的继位,历来是清史研究中的重大谜案之一。
不少学者始终认为雍正是篡位,说他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夺位阴谋,非法夺得了皇位;
亦有不少专家说是康熙钦定雍正,雍正合法继承了皇位;
更有其他说法,让雍正即位这一历史事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是是非非,众说纷纭。
参考资料:雍正即位之迷-百度百科
历史上对雍正的评价?
评价
1、雍正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2、《清史稿》:“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
3、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史景迁评价道:“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且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雍正即位之初的满清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平恶化的危机。
4、康熙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5、清宗室、史学家昭梿说:“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余尝闻内务府司员观豫言,查旧案档,雍正中惟特造风、云、雷、雨四神祠,以备祈祷雨旸外,初无特建一离宫别馆以供游赏。故当时国帑丰盈,人民富庶,良有以也。”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十四弟怎么死的
在雍正的严密监视之下,胤禵安然度过余生,直到乾隆二十年,胤禵寿终正寝。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于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为允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胤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扩展资料:
胤禵被雍正囚禁的原因
雍正继位之后,他的地位并不稳固。老八集团在京师蠢蠢欲动,老十四带兵在外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出于巩固自己地位的原因,雍正解除了老十四的兵权,并将其带回了京师。
在老八集团还在上蹿下跳的时候,雍正已经囚禁了老十四。老十四统帅过军队,对雍正的威胁最大。由于老八集团的实力很大,雍正没有轻举妄动。
在坐稳位置之后,雍正开始对老八集团进行了大清洗。例如老八和老九,雍正的清洗力度很大。处理老八集团之后,雍正对老十四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打压。
胤禵被召回京师,随即软禁于景陵读书,后因皇太后去世,被授于郡王虚衔。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雍正对允禵也愈来愈严酷。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
不久,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晋封胤禵为郡王,但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展开了对当年参与储位争夺的兄弟的彻底打击,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胤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禵
雍正的在位时的十大功绩是什么?
雍正的在位时的十大功绩:
整顿吏治、摊丁入亩、创立军机处 、奏折制度、开放洋禁、废除腰斩、惩治贪污、解放贱民、平定罗卜藏丹津、始派驻藏大臣。
雍正(96)多少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