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精神病犯罪如何定罪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火烧 2022-01-04 18:30:51 1051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需要看情况精神病人病发时,因无意识行为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但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由其法定监护人进行严格管理,造成的损害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需要看情况
精神病人病发时,因无意识行为造成的违法犯罪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但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由其法定监护人进行严格管理,造成的损害损失由其法定监护人赔偿
精神病人意识正常时,其行为具备法律效力,造成刑事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怎么承担

刑法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色盲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色盲犯罪一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有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作期间不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病犯罪如何定罪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犯罪后变为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犯罪时精神正常的人,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因为审判时已经变成精神病人,则可能无法服刑,可以根据其病情状况予以监外执行。
《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哪些人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员包括:

一、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未满十六周岁的人非犯“八恶”罪(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三、属于实施正当防卫的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防卫过当除外)。

四、采取紧急避险行为的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

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条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精神病人犯罪更具有社会危害性,为什么免其刑事责任

精神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干了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肯定免除其刑事责任。

妇女精神病人犯罪家庭无力承担民事责任 该怎么办

可以缓交

外国对精神病人犯罪是怎么判的,须付责任吗

世界统一。
精神病患者犯罪不能当作正常人,应视无罪。
但是其家人替此承担,所以有精神病患者的一家,请把他T出去......
哈哈

精神病人强奸他人,是无罪还是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构成犯罪,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据此规定,犯罪是侵害社会正当秩序和权利的行为,其显著特征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处罚性。
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犯罪者患有精神疾病,是否无论犯什么罪都不需承担刑事责任?

以下是我国《刑法》的规定: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患有精神病还应当是在 不能辨认 或者 不能控制 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具体是否属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的情况,由相关司法工作人员进行判断。)2、要经 法定程式鉴定确认 。也就是说这样的问题,并不是随便人说了算的,假如行为人的近亲属认为他是精神病人,经法定程式的鉴定结果却表明其不是,则也不能认定。3、间歇性精神病人在 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但是,TA在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的时候犯罪,仍然要负刑事责任。4、要考虑 病情的轻重 ,如果病情轻微,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也应负相应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患有精神疾病,并不必然不承担刑事责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