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之英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阅读答案附翻译,顾佐,字礼卿,太康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阅读答案附翻译,顾佐,字礼卿,太康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以佐文士,难之。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
永乐初,入为御史。七年,成祖在北京,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奉命招庆远蛮,督采木四川。从北征,巡视关隘。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刚直不挠,吏民畏服,人比之包孝肃。北京建,改尹顺天。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为通政使。
宣德三年,都御史刘观以贪被黜,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荐佐公廉有威,历官并著风采,为京尹,政清弊革。帝喜,立擢右都御史,赐敕奖勉。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对曰:“中朝官俸薄,仆马薪刍资之隶,遣隶半使出资免役。隶得归耕,官得资费,中朝官皆然,臣亦然。先帝知之,故增中朝官俸。”帝叹曰:“朝臣贫如此。”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士奇对曰:“细事不足干上怒。”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佐顿首谢,召吏言:“上命我治汝,汝改行,吾当贷汝。”帝闻之益喜,谓佐得大体。或告佐不理冤诉,帝曰:“此必重囚教之。”命法司会鞫,果千户臧清杀无罪三人当死,使人诬佐。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磔清于市。
正统初考察御史不称者十五人,降黜之。邵宗九载满,吏部已考称,亦与焉。宗奏辨,尚书郭琏亦言宗不应与在任者同考。帝遂责佐。而御史张鹏等复劾宗微过。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佐上章致仕去。赐敕奖慰,赉钞五十贯,命户部复其家。十一年九月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六》,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佐预焉 预:准备。
B.细事不足干上怒 干:触犯。
C.吾当贷汝 贷:原谅。
D.命户部复其家 复:免除赋税徭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皇帝赏识顾佐的一组是
①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②从北征,巡视关隘 ③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④帝乃以吏状付佐曰:“汝自治之。” ⑤帝曰:“不诛清,则佐法不行。” ⑥帝以鹏朋欺,并切责佐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佐文武双全。建文二年的端阳节,守将召集官员一起比赛射箭,有意为难身为文官的顾佐,结果顾佐一箭射中,守将非常佩服。
B.顾佐奉命招降蛮人,督采树木,巡视关隘。他为人刚直不阿,官吏百姓都对他感到害怕和佩服,改任顺天府尹后,权贵多给他出难题。
C.顾佐被杨士奇举荐担任京兆尹。后来,有人到皇帝那里告发顾佐,杨士奇向皇帝申明原委,替顾佐解释。
D.顾佐严格考查御史,将不称职者降职或罢免,这里包括吏部考核称职的邵宗也被考核为不称职。顾佐因为此事被皇上责备,自请辞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岁余,奸吏奏佐受隶金,私遣归。帝密示士奇曰:“尔不尝举佐廉乎?"
(2)因怒诉者曰:“朕方用佐,小人敢诬之,必下法司治!"
阅读答案:
4.A 5.B 6.B
7.(1)过了一年多,奸邪小官上奏说顾佐接受徒隶的钱财,私自打发徒隶回家。皇帝秘密地把奏章给杨士奇看,并说:“你不是曾经举荐顾佐廉洁吗?”(关键词“居”“私”“举”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