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薛定谔的猫”既是活的又是死的
量子现象看起来如此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点都感觉不到呢?这是因为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微观世界,比起我们眼睛可以看见的东西,实在是太小太小了。比如一颗沙粒的大小约0.1毫米,而电子还不到它的万万分之一。因此,沙粒的波动性对于沙粒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双缝实验中,观测不到沙子的干涉条纹,却能够观测到电子的干涉条纹。
![]() |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 |
为了说明奇异的量子现象,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佯谬,现在被称为“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是这样设想的: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装置,其中包含一个原子核和毒气设施。这个原子核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衰变时发射出一个粒子,这个粒子将会触发毒气设施的开关,从而杀死那只猫。原子核的衰变符合量子力学的原理:当没有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既是“已衰变”,又是“未衰变”,状态不确定。这个量子力学规律可把那只猫弄惨了:只要不打开盒子去看它,那只可怜的猫就应该是处在“既死又活,非死非活”的诡异状态。
![]() |
“薛定谔的猫”示意图 |
薛定谔这个思想实验,将量子力学中微观的不确定性与宏观大小的物体“猫”的状态联系起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物理学家们对此佯谬一直众说纷纭,争论至今。
- 上一篇
葛藤为什么成为美国人眼里的绿色恶魔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了建国100周年的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规模宏大,吸引了许多国家的代表,其中远在亚洲东部的日本,不远万里,派出代表团到美国,并带去了一种有趣的植物——葛藤。葛藤的老家在中国,后来传到日本,而位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从没见过葛藤,因此感
- 下一篇
为什么葛藤有可能成为荒漠先锋植物!
在温暖湿润的地区,葛藤的疯狂生长特性给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但如果它能生活在中国西部的荒漠之地,这个特点是否可以带来勃勃生机呢?在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已经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葛藤是强阳性植物,不怕高温的炙烤,很适合西部阳光充足的条件。可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