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声色啥意思 成語: 聲色不動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07-19 13:53:51 1038
成語: 聲色不動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412成語: 聲色不動注音: ㄕㄥ ㄙㄜˋ ㄅㄨˋ ㄉㄨㄥˋ漢語拼音: hē g è ù dò g參考詞語: 不動聲色釋義:義參「不動聲色」。見「不動

成語: 聲色不動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3412成語: 聲色不動注音: ㄕㄥ ㄙㄜˋ ㄅㄨˋ ㄉㄨㄥˋ漢語拼音: shēng sè bù dòng參考詞語: 不動聲色釋義:義參「不動聲色」。見「不動聲色」條。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聲色不動”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融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典源: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源,提供參考。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據《全唐文.卷五六二.韓愈》引)公之為治,嚴不為煩,止除害本,不多教條;與人必信,吏得其職,賦入無所漏失,人安樂之,在所以富。公與人有畛域1>,不為戲狎2>,人得一笑語,重於金帛之賜。其罪殺人,不發聲色。問法何如,不自為輕重,故無敢犯者。〔注解〕(1)畛域:範圍、界限。畛,音ㄓㄣˇ。田間分界的道路,引申為界限。(2)戲狎:嬉戲親近。書證:01.《元史.卷一三七.阿禮海牙列傳》:「時雖甚危急,阿禮海牙朝夕出入,聲色不動,怡然如平時,眾賴以安。」02.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五》:「高文良公巡撫江蘇,為制府某所凌,勢岌岌乎殆矣,而公聲色不動。」 成語接龍

“動”字開頭的成語

動輒得咎動魄驚心動心駭目動地驚天動常得咎動輒見咎動心驚魂

“聲”字結尾的成語

忍氣吞聲鴉雀無聲萬籟無聲飲氣吞聲鶴唳風聲靡靡之聲銜泣吞聲有色有聲附和隨聲鴉鵲無聲

“聲”字開頭的成語

聲東擊西聲色俱厲聲名狼藉聲淚俱下聲吞氣忍聲淚俱咽聲遏行雲聲西擊東聲色不動聲淚俱發聲名狼籍

“動”字結尾的成語

蠢蠢欲動風吹草動輕舉妄動按兵不動聲色不動按軍不動按甲不動風驚草動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聲色不動。

不声色啥意思 成語: 聲色不動是什么意思?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聲色不動”分成的單字詳解:

聲, 色, 不, 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