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简介老婆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1559年),名壁,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晚年与沈周并驾齐驱,被合称为“文沈”,并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画派领袖。
文徵明的艺术才能极为全面,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是人称“四绝”。的全才。在书法史上他又以兼擅诸体而闻名,尤其擅长行书和小楷。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评价说:“待诏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厅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社会环境的熏陶使文徵明成为诗、文、书、画的全才,而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诗、书、画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书法和绘画在用笔的技法上有关联,而诗和画在内容意境上又常是一致的,所以诗、书、画一体不仅完全能够取得和谐,而且能够互相补充,使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诗、书、画三位一体,使这几个姊妹艺术同为一个主题服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国文人的一大创举,也是世界文艺领域中的独特创造。由于历史条件的成熟和当时环境的影响,使文徵明在这一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
据《文氏族谱续集》记载,文氏一系出自姬姓,汉代时成都太守文翁以兴办学校而闻名蜀地,后来子孙留居四川。后裔中有一支迁徙到江西庐陵,到宋代时文宝做官在衡州,又衍出文氏衡山一支。文徵明就是文氏衡山一支的子孙,他的别号叫衡山居土,被人尊称为衡山先生,即源于此。文宝的七世祖文原和庐陵一支文天祥的八世祖文乡是亲兄弟,这样算来文徵明也是文天样的同宗后裔了。文宝的五世孙文俊卿在明朝被授衡州卫千户之职。文俊卿的次子文定聪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散骑舍人,文定聪之子文惠入赘在苏州,就在江苏的长洲定居下来,文惠就是文徵明的曾祖父。文惠有二子文洪、文济,文洪有三子文林、文森、文彬,文林有三子文奎、文壁、文室。这样文惠一系的子孙就世代居住在长洲地区。

关于文徵明的名字“文壁”文征明简介,以及为何他以字行世而隐去本名,有一些传说,说文徵明本是“玉”字底“璧”字为名,而文天祥的弟弟也叫“文璧”,但他却与哥哥文天祥誓死不降元的气节背道而驰,屈节做了元朝的官员。为了显示对文璧的鄙视,所以,文徵明不用“璧”名而以字行世。其实,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文徵明的名叫“壁”,是“土”字底的“壁”字,而不是“玉”字底的“璧”,这是文徵明的父亲文林按星宿的名称给文徵明兄弟三人取的名,而且都用“土”字联名,长子文奎、次子文壁、三于文室。所以,文徵明嫌避‘文璧”之说是不正确的文征明简介,这是鉴定以“文璧”署款而冒充文徵明真迹的书画图品的最有力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