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宋徽宗被谁俘虏 宋徽钦二帝俘虏生涯

火烧 2022-01-16 21:43:53 1058
宋徽钦二帝俘虏生涯 宋朝亡国之君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北宋有徽、钦二帝死于北国黑龙江,南宋又有帝投海于南方崖山 在今广东新会南 。 gt 宋徽宗 1082--1235 ,姓赵名佶,系北宋第八代皇帝,神宗第
宋徽宗被谁俘虏 宋徽钦二帝俘虏生涯

宋徽钦二帝俘虏生涯  

        宋朝亡国之君的命运是很悲惨的,北宋有徽、钦二帝死于北国黑龙江,南宋又有帝投海于南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 >        宋徽宗(1082--1235),姓赵名佶,系北宋第八代皇帝,神宗第十一子,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为端王,元符三年(1100)因哲宗死后无嗣,代兄而立。在位期间任用奸臣蔡京、王黼、朱、李彦、童贯、梁师成主持朝政,又崇奉道教,大建宫观,自称“道君皇帝”,并大兴土木,兴建华阳宫,搜括江南奇花异石,在宫中过着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公元1125年冬(北宋宣和七年,金天会三年),金灭辽后大举南下,长驱直入,围攻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闻讯后惊慌失措,一面下诏各地派兵来援,一面匆匆将帝位传给了25岁的太子赵桓(1100―1161),即钦宗,自己在蔡京、童贯一伙护送下逃到了长江南岸的镇江府(今江苏镇江)。 >        宋钦宗系徽宗长子,出生后一岁即封为京兆郡王,8岁封定王,15岁立为太子。金兵入犯时受禅,在军民要求抵抗的呼声中起用抗战派李纲;金兵在勒索了500万两黄金、5000万两白银、10000匹牛马、100万匹丝绸以及得到宋朝答应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要求后,才匆匆北撤而去。 >        金兵一退,徽宗一伙悄然返回汴京。斥逐了李纲,过起了太上皇糜烂腐朽的宫廷生    活。不料半年多过后,金兵又分东、西二路南侵,攻入汴京,腐败无能的徽、钦二帝一味屈膝投降,1126年12月钦宗亲自去金营求和请降,并称臣请罪,献出河南、河北的大片土地。金廷仍不满足,又要勒索1000万锭金、2000万锭银、1000万匹帛,这样庞大的物资短时期哪能筹措得到,钦宗被迫同意将宫廷皇室女眷(包括自己亲生女儿赵柔嘉在内)全部卖给金人。天会五年(1127)正月,金兵扣押了钦宗,次月又扣押了徽宗,并将他们废黜为庶人,三月立张邦昌为伪楚傀儡皇帝,四月初在大风吹石的呼啸朔风之中,金兵押解徽、钦二帝、后妃、太子(赵谌)及皇室、宗室、驸马、公主、宫女、工匠、技艺、教坊男女共14000余人,分七批撤离汴京,俘虏中还有镇压宋江起义的张叔夜、卖国贼秦桧等,宫室府库为之一空,北宋灭亡。从此,二帝开始了终日以泪洗面的后半生俘虏生涯。 >        徽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是个有名的昏君,但擅长于书法、绘画,能诗善词,在文学艺术上颇有一番造诣。从皇帝、太上皇沦为阶下囚,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境地,不能不触景生悲。当他于五月份行抵燕山(约今北京市)时,见到一枝凋零的杏花,联想起自己的身世,填了一首《燕山亭》词,词以风雨中凋残的杏花来比喻自己被摧残的命运,并借以倾诉心中无限的哀愁。>        钦宗是第七批北撤的,与第四批的徽宗不在一起。临行时,金兵命他换上青衣,头戴毡笠,乘坐黑马,并专派士兵监押。钦宗在路上时时仰天号哭,但每一次都被金兵呵斥制止,连哭的自由也被剥夺了。他和其他宋朝官员一起于七月初行抵燕山,与徽宗及其他各批人员会合。同年九月中旬,金人命二帝远徙中京(今内蒙古宇城西大明城),而宗室、濮王仲理等1800余人仍留在燕山。双方分手时,正值秋冬之交,北国寒风阵阵吹来,心中惨然,挥泪而别。二帝等皇室赶了近千里路程,于十月中旬到达中京,在原辽朝相国府暂时居住下来,此时的相府地极荒凉萧瑟,条件远远比不上燕山。 >        天会六年(1128)三月,二帝及其随从被迁至通塞州,分给1500顷田地,让他们自己耕垦种植,养活自己。宫中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宋徽宗,菽麦不辩,哪会干这般粗笨的农活!于是勾起往昔的回忆,填了一首《眼儿媚》: >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            琼楼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笆; >            花城人去今萧瑟,春梦绕胡沙; >            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        钦宗读后,泪如雨注,也和了一首: >            宸传三百旧京华,仁孝自名家; >            一旦奸邪,倾天拆地,忍听琵琶? >            如今在外多萧瑟,连丽近胡沙; >        家邦万里,伶仃父子,向晓霜花。在胡沙琵琶声中,他们追忆起旧日的繁华,不能不发出这样的哀吟。 >        同年八月下旬,www.3xm.com.cn二帝一行1300余人又被远徙京师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安置。金人举行献俘仪式,命令二帝及其妻子(即郑太后、朱皇后)、宗室、诸王、驸马、公主均穿上北国百姓服装,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在数千金兵监押之下,到金朝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钦宗妻子朱皇后忍受不了如此奇耻大辱,当晚自缢,被人发现救醒后又投水自尽了。第二天,金太宗下诏,降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并将钦宗之母以下300多宋室女眷没为宫婢,安置在洗衣院服苦役。>        不久,金人将他们流徙韩州(今辽宁昌图北八面城),给田15顷,仍令耕种自给以生,此时秦桧离开二帝,投靠金朝权臣挞懒去了。天会八年(1130)七月,金人再次将二帝一行改徙于五国城(头城在今黑龙江依兰县)。当他们沿水路进发时,又传来金太宗诏令,将二帝随从宗室仲晷等500人移居临潢(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而内侍黎安国等300人移居成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老城镇),这样,二帝身边除了家属之外,只有宗室六人了。当时徽宗向宣布诏书的使者要求众人留下,但没有得到同意,徽宗只好对大家说:“你们都随我而来,患难忧乐理应一起共享同担,而如今受制于人,真是什么办法也没有啊!”大家抱头痛哭之后分了手。 >        此时,南宋派来的金国通问使洪皓(即系《容斋随笔》作者洪迈的父亲),被金朝软禁于大同,听说二帝已至五国城,就用重金买通了一个商人,叫他携带密信给二帝。至此,二帝方知康王(赵构,徽宗第九予)即帝位已三年多,于是将还朝的希望寄托在赵构身上。可他们何曾知晓,赵构惟恐父、兄还朝,自己帝位难保,所以根本不曾真想抗金!  >        天会十年(1132),已是他们来到五国城的第三个年头。六月,徽宗第十五子与驸马诬告徽宗及徽宗第十八子赵榛谋反。金廷当即派人审问,情况查明后将徽宗第十五子、驸马处死。 >        在五国城,徽宗有“国破山河在,宫廷荆棘春,衣冠今左衽,忍作北朝臣”的诗,还有一首《清明日作》,诗云: >            茸母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 >            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 >        他看见北方初生的茸母(即鼠曲草),却认为是汴京宫中的禁烟,“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追忆旧日繁华,联想到身世飘零,难怪要涕泪纵横了。天会十三年(1135)四月二十一日,徽宗凄惨地死于五国城,终年54岁。 >        钦宗也善诗、词,在塞外填有《西江月》二阙,词云: >             历代恢文偃武,四方晏璨无虞, >             奸臣招致北匈奴,边境年年侵侮,>             一旦金汤失守,万邦不救銮舆, >             我今父子在穹庐,壮士忠臣何处? >        又云: >             塞雁南去,高飞难寄音书, >             只应宗社已丘墟,愿有真人为主, >             岭外云藏晓日,眼前路忆平芜, >             寒沙风紧泪盈裾,难望燕山归路。 >        词中尽充满了哀伤、悔恨与惆怅。 >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金皇统元年),高宗以索回其父徽宗、母郑太后、妻邢氏尸骨及亲生母亲韦贤妃为条件,与金达成协议,双方划淮水为界,宋向金纳币称臣。这样,金廷于次年四月遣使护送徽宗、郑太后、邢妃梓宫(即灵柩)及韦贤妃归宋,八月到达临安(今浙江杭州)。韦贤妃后享年80而卒。 >        韦贤妃准备回南方时,钦宗泪流满面地对她说:“归语九哥(指九弟高宗)与丞相(秦桧),我得为太乙宫使,足矣,他不敢望也。”意思是说如果高宗能救他回朝,能在宫中当个仆人于愿亦足,根本不敢复辟帝位。韦贤妃也泪如雨下,与他告别。但是,当韦贤妃一回临安,入居慈宁宫后,知道高宗根本不曾打算迎回钦宗,因而也就不敢将钦宗的话转达给高宗。这样,钦宗在五国城苦苦盼望了近20年,一直盼到了金大定元年(1161)五月十九日,始终得不到召回的音讯,绝望而含恨死去,享年51岁。徽、钦二帝就这样结束了他们奇耻大辱的后半生。 >        当初金兵攻入汴京时,按皇室玉牒搜捕赵宋宗室,连徽宗的哥哥赵俣、弟弟赵也不能幸免,徽宗的32个儿子、22个女儿除九子赵构在外勤王、幼女仅满一周岁外,全部一网打尽。前人由此感叹道:“自古亡国之耻辱,未有如赵宋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