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荣耀2海军选择 将军兵败被俘,敌军劝他投降,将军怒喊:宁掉头颅,不留骂名
将军兵败被俘,敌军劝他投降,将军怒喊:宁掉头颅,不留骂名
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姚崇等贤臣,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局面,达到了王朝最鼎盛阶段。后来,他却失去了往昔的贤明,尤其是错用了安禄山,导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尽管朝廷最终平定了叛乱,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许多将领战死沙场,其中就包括南霁云。
南霁云,河南清丰人,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年轻时靠种地为生。闲暇之余,南霁云拜师学艺,练就了过硬的功夫,尤其擅长枪法和射箭,据说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另外,他还喜欢读兵书,梦想以后能做个大将军,朋友都笑他异想天开,而他却不在乎,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做到。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南霁云选择了参军,之后成为张巡的部下,其才能被张巡发现,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掉,安庆绪就派大将尹子奇,带着三十万精兵围攻睢阳城。睢阳的军事位置相当重用,一旦失守,敌军就能长驱直入,大唐江山岌岌可危。

此时镇守睢阳的主帅是许远,他认为自己的才能远不及张巡,就主动把主帅的位子让出来。若是在以前,张巡肯定不会接受,毕竟没有皇上的圣旨,但此刻的形势较为特殊,他就没有推辞。面对于数倍于己的敌军,张巡没有退缩,但他清楚的认识到,一旦被敌军长期围困,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城中粮草有限。
于是,张巡就让南霁云突围,赶紧去搬救兵。南霁云二话不说,仅带着30骑兵杀出一条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彭城,但镇守此地的许叔冀拒绝出兵救援。南霁云愤怒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想其他办法。不久后,他来到了临淮,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说明情况,请他派兵支援睢阳。
贺兰进明死活都不愿答应,但他觉得南霁云有勇有谋,想收为己用,心灰意冷地南霁云,拔刀斩断一只手指,然后就带人离开了。临走之前,他用尽全身力气射出一支箭,并且向天发誓:“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然后含泪奔向睢阳,他知道张巡在等着他归来。
睢阳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完,就连战马也没有了,甚至将士们把城中的麻雀和老鼠都捉光了。几个月后,睢阳城被敌军攻破,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将领兵败被俘,尹子奇就想劝他们投降,却没有一人答应,南霁云愤怒地喊道:“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南霁云死后,被唐肃宗追封为左金吾卫将军,百姓尊他为“二龙大王”,并建庙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