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筝文化 古筝的历史?

火烧 2021-08-12 12:03:13 1048
古筝的历史? 一,古筝的起源筝,又名秦筝,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乐淳朴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后来人又把它称为“古筝”。古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是弘扬民族文化

古筝的历史?  

一,古筝的起源

筝,又名秦筝,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为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乐淳朴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后来人又把它称为“古筝”。

古筝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它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二、古筝的发展

古筝文化 古筝的历史?

在漫长的二千多年历史进程中,经过历代弹奏者和乐器制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筝这件华夏民族的古朴乐器得以不断改进,其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发展规律一样,也是由“简”和“繁”、“弹拨乐器”。

最初的古筝体积小,只有5根弦,后来发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现在最多的有五十余根弦,目前惯用的则是二十一根弦,又称二十一弦筝。

古筝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鲜、新加坡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可与钢琴并驾齐驱,由于古筝的表现力丰富,韵味深长、色音淳美、古朴典雅,弹奏起来时若玉珠落盘,时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变幻莫测,气势磅礴,令人陶醉。

三、筝体简介

(1)筝头、筝尾。

大的一头称筝头,小的一头称筝尾。

(2)岳山:古筝分前岳山、后岳山,大筝头处称前岳山,筝尾初处称后岳山。

(3)筝码:也称柱或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筝码可以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低,前后移动,以调整音质。

(4)筝弦:分钢丝弦和尼龙弦,从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为1—21弦。

(5)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

四、坐姿

1、弹筝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盘式(盘腿、坐地)日本、朝鲜弹奏政者多采用盘式,我国常用坐式。

2、坐式要点

(1)坐在靠筝头一边,身体右侧与前岳山延长线对齐、人体中线对第一、第二个筝码。

(2)筝上最高码之顶端在弹奏者胸腰之间。

(3)坐距筝体约10—15厘米。

(4)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呈“丁”字形。

(5)上体平直,放松自然。

3、手形要求

两肩自然放松,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状,各手指自然弯曲,各关节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与中指相对,弹奏时各关节往掌心运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