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利息调整借贷方如何区分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怎么表示?

火烧 2022-07-13 10:14:00 1071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怎么表示?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怎么表示?取得时若在借方反应,表示你溢价购买了债券,取得时若在贷方表示你折价购买了债券。后期摊销的时候,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在相反的方向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怎么表示?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怎么表示?

取得时若在借方反应,表示你溢价购买了债券,取得时若在贷方表示你折价购买了债券。
后期摊销的时候,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在相反的方向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二、本科目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方怎么算

(1)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贷记)
借: 应收利息(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
(2)后续计量:
1)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债券利息: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③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经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面余额)(或借记)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贷: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转换: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债券面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与债券面值的差额,或贷记)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利息调整(该明细而科目余额,或借记)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应计利息(或借记)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
注:上述贷方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当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包含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吗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包含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二、说明

1、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2、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也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价值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明细科目“成本”与“利息调整”的合计数(同向相加,异向相减)。

三、例:2×12 年1 月1 日,甲公司支付价款2 000 000 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C 公司同日发行的5 年期公司债券12 500 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2 500 000 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118 000 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3 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10%。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 公司债券——成本             2 5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2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C 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是什么科目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 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倒挤出来的,如果买的价格是1990,此科目就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 2089 总之,这个科目相当于一个调整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属于什么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属于资产类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的为二级科目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
应收利息与实际收益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的数值
借/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要计算真实的收益,就得有你实际取得成本和实际采用的利率去计算,实际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取得的,这个好确定。
实际利率较难计算(考试中一般题目中会告诉的),在实际操作中,将票面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为年金按一“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年金折现后成你的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这个“实际利率”就是真正的计算你真实的投资收益的利率。这个“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年金折现的“插入法”计算确定(比较麻烦,要一个一个的试)。实际“投资收益”=摊余成本(第一期为实际取得时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票面面值×票面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此科目借贷方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取得时若在借方反应,表示你溢价购买了债券,取得时若在贷方表示你折价购买了债券。
后期摊销的时候,上述两种情况分别在相反的方向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投资时的公允价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的,所以公允价值与成本之间会出现一个差额,所以我们要用利息调整来进行核算,同时按期进行摊销。其实这相当于旧准则里面的长期债权投资。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用QQ详询。

利息调整借贷方如何区分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方怎么表示?

利息调整在借方表示你为取得该笔资产所付出的价格高于该笔资产的票面票面价值。贷方则相反。
举例:
A公司2008年1月1日购得B公司新发行5年期债券,债券票面金额100万,票面年利率9%。如果A公司的购买价格95万,相关费用1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96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利息调整) 4
如果购买价格105万,相关费用1万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成本) 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 (利息调整) 6
贷:银行存款 106
实质上就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票面价格的基础上以你为取得该笔资产所支付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该笔投资实际价值的一个调整。
利息调整在借方的,对B公司来说就是折价发行,贷方就是溢价发行。以前的准则叫做溢折价。现在更改为利息调整。

请教高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借贷方各核算什么?

借方表示溢价购买和折价的摊销.贷方表示折价购买和溢价的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怎么算

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000*20-18700=1300。
会计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0
贷:银行存款 187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300
楼主上面写的300是错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