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代皇帝 皇帝责问大臣:你为何迟到?大臣:跟别人喝酒去了!皇帝非常高兴
皇帝责问大臣:你为何迟到?大臣:跟别人喝酒去了!皇帝非常高兴
导读: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若是看谁不爽,分分钟就可以将他干掉。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不敢轻易得罪皇帝,一旦遇到皇帝临时召见,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到。然而,在宋朝时期,却有这么一位大臣,因喝酒而耽误了正事,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愈加受到器重,这究竟是为何呢?
鲁宗道,安徽亳州人,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然而,不到十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逝,他就成了孤儿,跟着年迈的外公生活。虽然生活如此艰难,但鲁宗道从没有放弃过希望,学习相当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大后考中了进行,被任命为县令。
由于为官清廉,取得了不错的政绩,深受百姓的爱戴,也获得了上司的赏识,官位也随之提高,41岁时成为右正言谏章,负责向皇帝提出各种合理的建议。上任之后,鲁宗道感觉当时的官场风气不太好,就针对如何考察官吏、整顿吏治等问题,向宋真宗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一开始,宋真宗认为鲁宗道非常敬业,并对他进行褒奖。然而,由于鲁宗道太过认真,一旦有不错的想法,就会直接入宫面见皇帝,甚至多次在宋真宗与妃子玩耍时,前来禀报,这让皇帝感觉相当不爽。有一天,宋真宗爆发了,对他训斥了一番。没想到,鲁宗道却怒怼道:“陛下你任用我,莫非只是为了收到纳谏的虚名吗?如果真是这样,请皇上罢去我的官吧!”
宋真宗听了他的这番话,非常的愧疚和感动,在金殿的上写下了“鲁直”二字,让满朝文武都要向鲁宗道学习,且提拔他为户部员外郎,并让他教太子读书。在做太子老师期间,鲁宗道非常严厉,太子进步也很快,皇帝对他更加信任。

有一次,宋真宗突然有事要与鲁宗道商议,就让太监宣他进宫。太监赶到鲁宗道家中,却发现他不在家,只好在此等待。许久之后,鲁宗道才醉醺醺地回到家,与太监一起火速赶往宫中。在去皇宫的路上,太监善意地提醒道:“你迟到了那么就,皇上肯定等的不耐烦了,你最好找个合适的借口,否则可能会受到惩罚。”
鲁宗道却说:“即使被惩罚,我也绝不会撒谎,那可是欺君之罪。”果不其然,宋真宗已经很生气了,并责问道:“你为何迟到?如果不能给朕一个合理的解释,今天绝不会饶恕你。”鲁宗道不紧不慢地回道:“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来看望我,因为我家中太穷,甚至连像样的盘子都没有,只能带他到酒馆吃饭。”
宋真宗顿时怒气全消,认为鲁宗道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绝对是清正廉洁的好官,这样的官员真的很难得,必须予以重用。宋真宗去世后,鲁宗道依然敢于直谏,并因此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于公元1029年去世,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
客观来说,鲁宗道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主要是当时的皇帝善于纳谏,否则的话,即使他有九条命,也不够皇帝砍的,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