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及应用 自我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我控制技术的应用
注意力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差有关。自我控制技术便是将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自我控制技术包括各种具体程序或过程,课堂上主要应用的有自我监控、自我强化和自我指导训练。
一、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最复杂最高级的学习能力。那些学习尖子智力也许并不突出,也没有什么特殊才华,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有极强的自我监控能力,他们能把学习活动置于自我监控之中,知道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知道学习的重点。相比之下,学习差的学生则缺少时间观念,他们消极被动,学习全无计画。那么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监控能力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自我计画、自我管理、自我反馈。
1、自我计画训练。教给儿童设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技术,告诉儿童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设定学习目标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思考问题?并为儿童建立学习计画提供表格。
2、自我管理训练。训练儿童具体安排作息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及复习内容,教给儿童如何把大计画分成可控制的小计画,如何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如何在课堂上约束自己等。
3、自我反馈训练。训练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对自我计画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效果如何、自我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计画与管理中的有关失误进行调整。
自我计画、自我管理和自我反馈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整个训练分阶段进行,由儿童和家长讨论实施。
二、自我强化
绝大多数课堂上的强化程序由教师来执行,教师是改变学生行为的管理者。但实际上学生自己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这一控制程序就是自我强化。
学生们需要先确定获得强化物的行为标准,这个标准不能太高或太低,一般以稍微努力便可达到为宜。然后要确定强化物的种类,如代币卷等。一旦学生的行为达到行为标准,由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
在有关研究中,一般都是先让教师实施一段时间的管理强化程序,然后再让儿童自己控制行为后果,给自己的行为实施强化。研究表明,自我强化程序和教师的监控同样有效,但自我强化是更容易实现的,因为学生对于这种强化程序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
自我强化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当学生自己制定行为标准,并自己执行这些标准时,标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可以检查儿童给予自己奖赏的数量,对于不适当的奖赏给予一定的处罚,但这样可能减少儿童执行强化偶联的兴趣,因此要慎用。

三、自我指导的训练
这一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大声复述任务或学习的要点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执行任务时,让他们大声复述有关任务的陈述,并对自己回答这些问题。训练者同时给予操作的指导,并让其实施自我表扬。实际上,训练者使用的是大声思维法。
这种方法目前主要还是在课下的时间和治疗中使用,因为上课时不可能使用大声思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