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夜郎国范围主要在 贵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火烧 2022-12-31 23:24:54 1056
贵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1.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自从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试掘了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

贵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1.贵州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辉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贵州自古是“不毛之地”“历史空白”。

自从1964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试掘了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发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遗物,贵州历史的线索,突然向前延伸二三十万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经过二三十年的考古发现,现已知道,贵州“旧石器时代”(即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击石器,采集和渔猎的时代)文化比较光彩。

旧石器时代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贵州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不仅是我国长江以南材料最丰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遗址,而且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三个重要类型之一,它与北京周口店文化、陕西西侯度文化三足鼎立。

中期:有桐梓岩灰洞文化遗址,是南方少见的遗址之一,是长江以南地区最先用火的地方。

中期还有盘县大洞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极罕见的。

还有水城硝灰洞遗址,这里发现的“水城人”开创的“锐棱砸击法”,是旧石器的新式技术,在国内外考古发现中占重要地位。

旧石器晚期:有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等遗址,形成贵州旧石器时代重要的区域性特征。

从全国来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器和角器是不多的,而贵州的兴义猫猫洞、普定穿洞、桐梓马鞍山、六枝桃花洞、安龙观音洞却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骨器角器,无论其数量、类型、工艺技术及成品的精美,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有历史学家说,它是“独领风骚数万年”。

2.关于夜郎文化。

贵州既然背了多少年代的“夜郎自大”的包袱,讲贵州历史,实在应该讲讲夜郎。

夜郎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出现在祖国西南地区的以夜郎为名的地方政权。

古代夜郎,有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概念。

广义的夜郎,包括除去黔东北一部分地带之外的今贵州全部地方,还包括广西西北部、云南东部、川南一部分。

狭义的夜郎,具体就是指夜郎国,包括今贵州毕节、安顺、兴义、六盘水,云南昭通、曲靖,四川宜宾地区和广西西北部凌云一带,即所谓大夜郎国。

3.汉武帝派唐蒙修夜郎道———中央王朝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开发贵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把眼光略微看到贵州,这便是派常修五尺道,从今川南宜宾,入滇东北,进黔西北,过赫章、威宁,复入云南达曲靖。

这条五尺道未完成,而且只是从黔西北边境擦肩而过。

贵州第一次有规模的开发,应该算汉武帝派唐蒙开通夜郎道亦称南夷道,此举对古代贵州发展意义重大。

4.宋代南方买马使贵州首次卷入全国市场,这在贵州经济史上是值得一书的事。

贵州不少地方所产马匹,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古代贵州除官马外,民间养马与农耕一样,都属自给自足经济,产品交易极不发达。

马的输出只限于地方政权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这种状况在两宋时期尤其南宋后,曾发生过突破性的变化。

在中央南方买马的经济刺激下,贵州养马及贩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机会。

通过买马活动,密切了贵州与宋王朝的联系,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交往。

5.明代建立行省,在贵州发展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建省对贵州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转折。

从此,贵州的事情才正式作为一个省级单位提上了中央议事日程。

贵州的经济、文化建设,再不是分割三省,而成为一个整体行政建制,统筹考虑,可以向中央发言。

6.明代屯田使贵州生产力有了突破性的跃升。

屯田这种大规模有组织的农垦活动,对贵州农业生产不仅产生了量的飞跃,更带来质的变化。

夜郎国范围主要在 贵州有哪些历史文化

以军屯民屯形式,在偏远落后的贵州建立屯田,实际上是建立起了星罗棋布的较先进的农业示范基地。

它把中原和江南的耕作制度、兴修水利、改良田土、发展牛耕、改进农具、培育良种等农业技术带进贵州,辐射黔疆四方。

因此,可以说每个屯堡就是一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推动贵州农业生产起了巨大的作用。

7.明清时期教育文化的发展。

明代以前,贵州的教育发展缓慢。

建省以后,各府州县相继建学,贵州有了正式官学,而且有了一套专管教育的机构。

至清代全省府州县甚至乡也相继建立了学校。

8.贵州在近代化运动中初展风采。

中国近代化运动中,黎庶昌是贵州人中最早认识西方现代思想的先驱。

他曾任我驻欧洲英法等国使馆参赞几年,著《西洋杂志》,最早向国内介绍了西方文明。

黎汝谦在日本任领事时,翻译出版《华盛顿传》,介绍了民有民治民享思想。

9.贵州是遵义会议精神和红军长征文化影响至深的得天独厚省份。

这是贵州现代史上最大的亮点与光荣。

10.抗战时期的发展机遇。

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把国民经济导入了战时轨道。

沿海重要厂矿企业大量内迁;国家以国库拨款、四行(即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个银行)投资、四行贷款等方式给后方工业建设重点投资,逐步形成了一个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及湘西的西南工业区。

贵州作为陪都重庆的屏障,西南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1.贵州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其中有不少是有全国影响的重量级人物。

如:李端?(公元1833年—1907年),贵阳人。

他是贵州人中当了中央政府部长一级的大官。

戊戌变法那年,他出任清政府礼部尚书,礼部是管礼仪、祭祀、科贡的部,礼部尚书相当今天的教育部长。

他是支持康、梁维新,二品以上大臣从旧体制内站出来主张变法的第一人。

丁宝桢(公元1820年—1886年),织金人。

丁宝桢做过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这两省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大省。

丁宝桢不是做一般小省的一把手,是做全国有重要地位的省的封疆大吏,而且他政绩卓著,治理黄河,改造都江堰,改革四川盐政,都是全国闻名的大事。

他更因敢于杀慈禧太后的宠爱太监安得海,而威镇四海。

他在山东、四川20年任上,三次被革职留任,仍不畏强权,不避谗言,刚正不阿,为民造福。

做大官做得像丁宝桢这样,也值了。

奢香夫人(公元1361年—1396年),少数民族彝族,她的事迹大家都熟悉。

20世纪60年代贵阳还演过《奢香夫人》的戏。

她是贵州少数民族历史人物中的出类拔萃者,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模范,是中国少数民族彝族杰出的女政治家。

王若飞(公元1896年—1946年),安顺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抗日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党的“七大”当选中央委员。

12.贵州是一个天然的民族文化大观园。

南方古代四大族系在贵州交会,少数民族汉族从四面八方进入贵州,贵阳就有会馆十一个之多,各种文化都在这里集中展现,显得格外丰富多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