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李聚奎 王建安 李聚奎 补授上将
王建安 李聚奎 补授上将
王建安 李聚奎 补授上将
我军于1955年9月首次授衔,李聚奎1955年7月出任新中国第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换一句话说那时他已经不在部队了,所以未授衔。到1958年2月他回到部队,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所以于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王建安 为何56年补授上将军衔?
1954年春天,当时担任志愿军 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王建安,在朝鲜因高血压突然病倒,病情危急。ph特派医生护送回国,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请了苏联专家主持治疗。完成治疗后在青岛疗养。
由于健康的原因,身体恢复程度和能否参加工作甚至军事工作当时都不能确定,由此王建安的上将军衔没有在1955年授予,而是在确认恢复了健康后,1956年补授并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病情见原青岛警备区政委李治亭 著《烽火岁月》P60,李当时担任26军的军报总编辑)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核取证,给耽搁了1955年授衔。

李聚奎 王建安的军队级别是正兵团级吗?
李聚奎,1955年7月出任新中国第一任石油工业部部长。到1958年2月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正大军区级),所以于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4年春天,当时担任志愿军 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王建安,在朝鲜因高血压突然病倒,病情危急。由于健康的原因,身体恢复程度和能否参加工作甚至军事工作当时都不能确定,由此王建安的上将军衔没有在1955年授予,而是在确认恢复了健康后,1956年补授并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正、副大军区级皆有可能)。
注:55年授衔定级时,大军区级和兵团级是两个概念,大军区高于兵团级,兵团级只相当于二级军区,级别顺序为:军委主席、军委副主席(秘书长)级、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级、军委委员级、正大军区级、副大军区级、准大军区级、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正军级、副军级、准军级。。。。88年改革后,撤消了兵团级,军级以上便是大军区级,所以现在很多人称大军区级为兵团级,其实是不准确的。现在的军级和原来的军级其实也不相同。55年的“军”只为单一兵种的部队,例如陆军的军只下辖三、四个步兵师,规模不超过5万人。而现在的集团军是多兵种合成,下辖多个机械化步兵师(旅)、装甲师(旅)、炮兵师(旅)、和防空旅、陆航旅、通讯团、防化团、工兵(舟桥)旅、电子对抗团、有的甚至编有特种作战旅,规模均在6万以上,战斗力相当于原来的兵团级单位。所以也不可同日而语。
李聚奎上将的简介 李聚奎为什么迟授衔
李聚奎上将简介:1904年12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今涟源市龙塘镇新石桥村)人。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同年加入gcdzg。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排长、中队长、大队长,红三军第三纵队支队长,第九师二十七团团长、师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执行处副处长,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一九五八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5年6月25日逝世。
李聚奎之所以1958年才授上将军衔,是因为在1955年9月授衔时,李聚奎正担任中国石油部部长,离开了军队,所以也就不需要军衔了。但到了1958年,李聚奎又离开了石油战线,重新回到了军队,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再补授军衔也理所应当。
上将李聚奎女婿
坚持啦。。
不要被领导发现。。
晚上早点睡吧。。
我陪你。。...
开国上将王建安为何晚授上将
王建安 为何56年补授上将军衔?
1954年春天,当时担任志愿军 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王建安,在朝鲜因高血压突然病倒,病情危急。ph特派医生护送回国,在周总理的关心下,请了苏联专家主持治疗。完成治疗后在青岛疗养。
由于健康的原因,身体恢复程度和能否参加工作甚至军事工作当时都不能确定,由此王建安的上将军衔没有在1955年授予,而是在确认恢复了健康后,1956年补授并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病情见原青岛警备区政委李治亭 著《烽火岁月》P60,李当时担任26军的军报总编辑)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核取证,给耽搁了1955年授衔。
上将王建安介绍
王建安
王建安原名见安,1907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桃花沙河村。幼年以乞讨为生,14岁给地主王少山放牛,屡遭凌辱,1924年10月,放火烧王少山住宅,去武汉投军,更名建安。
因不满旧军队恶习,1926年王建安逃回家乡,召集了60个穷兄弟,建立一支农民武装,不久与中共黄安县地方组织取得联系。1927年加入gcdzg,参加黄麻起义。后任中国工农革命鄂东军副班长,红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先后参加夜袭杨家寨、伏击杨平口、夜袭花园等战斗及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1932年12月,任红十师三十团政委,率部参加反三路围攻战役。
1933年,王建安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政委,宣达战役中,率部中央突破,一举摧毁地堡里川军第一师防地;反六路围攻中,师长汪烈山阵亡,王集师长、政委于一身,出色完成任务,被方面军总部首长称为“军政双全”的指挥员。
1934年秋,王建安任红四军政委。1935年,率部参加广昭战役、嘉陵江战役。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教育部下维护两军团结。长征途中,不顾身体虚弱,拄木棍,沿途向部队喊话,鼓舞士气。为策应红二、六军团北上,率部攻克雅江县城阻击国民党军李抱冰部一月之久。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王率红十二师、独立师任后卫。
1936年秋,王建安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5月毕业离校,任八路军津浦支队指挥,不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副指挥。1941年,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11月,日本侵略军两万人分路合击山东军区一一五师领导机关,王建安指挥1个营与之激战终日,后带领全部机关人员连夜巧妙突出合击圈。随队突围的德国记者希伯,对此深为赞叹,称之为“无声的战斗”。1944年,率部讨伐汪伪第三方面军吴化文部,克据点50余处,歼7000余人。旋克沂水县城,歼日伪军1000余人,首获攻坚胜利,使鲁中、滨海两根据地连成一片。1945年,率部连续进攻伪厉文礼部、张步云部,共歼12300余人,解放4200平方公里地区。
1947年,王建安参加指挥鲁南战役获胜,战后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莱芜一战,率部与九纵队歼国民党军七十七师,毙其师长田君健,旋受命指挥3个纵队与兄弟部队围歼李仙洲部两个军,获解放战争以来空前大捷。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率部突击青驼寺,断国民党军七十四师与八十三师之联系,并攻占万泉山,破敌突围希望,继而从东面主攻孟良崮,与兄弟部队共歼七十四师3万余众。8月,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执行外线作战任务。为掩护刘邓大军南下,率部沿三河寨、万福集方向进击,与兄弟部队歼国民党军五十七师于沙上集地区。
1948年3月至7月,王建安参与指挥洛阳战役、豫东战役。战后,任山东东线兵团副司令,受权指挥济南战役,提出“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并亲临前线指挥。战役从9月16日晚开始,至24日结束,攻克山东省会济南,全歼守军10万余,生俘王耀武。md主席悉讯后写道:这是证明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攻击能力,已经是国民党军队无法抵御的了,任何一个国民党城市都无法抵御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了。并特为中央军委起草贺电相祝。淮海战役中,王建安受命指挥5个纵队歼黄伯韬兵团于碾庄圩,继而与潭震林指挥8个纵队围歼杜聿明集团于青龙集、陈官庄地区。淮海战役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司令员。
1949年4月,王建安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率先登上南岸,迅猛向纵深插入,与兄弟部队围歼国民党军队5个军l0万余人于广德和长兴地区。5月,王建安率部攻占浙江省会杭州。1952年,王建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赴朝作战,率部驻防朝鲜东线,后换防中线。1953年夏,他率部发起夏季攻势,攻占许多战略支撑点,粉碎美军破坏停战谈判阴谋。10月,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王建安因病回国,后历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曾当选为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5年,王建安任中央军委顾问,尔后历任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常务委员。yj元帅曾对王说:“建国以来,你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很不容易啊!”
1980年7月25日,王建安病逝于北京,根据遗嘱,骨灰被撒在故乡红安土地上。
为什么李聚奎1958年被子授予上将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ze向部队要人,李聚奎从当兵后首次离开过部队,转业任石油工业部部长。1958年,李聚奎重新回到军队,担任总后勤部政委
王建安为何56年才受上将衔?
从网上找了找王建安将军简介,得知他1952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赴朝作战,率部驻防朝鲜东线,后换防中线。53年10月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王建安因病回国。 从55年的中将名单中也没有发现王建安的名字,可否这样推测是不是因他得病后中央要安排他到地方工作,所以就没有被授衔,后来情况有变化中央又让他继续在军队工作,才考考虑在56年补授上将军衔 ?之后历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王建安上将为什么晚一年授衔
1954年春天,当时担任志愿军 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王 建 安,在朝鲜因高血压突然病倒,病情危急。彭 德 怀 特派医生护送回国,在周 总 理 的关心下,请了苏联专家主持治疗。完成治疗后在青岛疗养。
由于健康的原因,身体恢复程度和能否参加工作甚至军事工作当时都不能确定,由此王 建 安 的上将军衔没有在1955年授予,而是在确认恢复了健康后,1956年补授并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