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体不容侵犯视频 不要用身体侵犯别人的空间
不要用身体侵犯别人的空间
不止一次地听朋友说,捷运里即使有空座,他也选择站着。因为,有太多人用身体侵犯别人的空间,“一点儿也没有公共公德。”
有人把对开的报纸直接伸到了邻座的腿上,专心致志时甚至把头也探过去;
有人把胳膊往邻座靠背上一放,扭头去看窗外风景,殊不知被他圈住的大男人正如坐针毡;
还有人似乎很焦虑,一会儿抓抓头皮,一会儿摸摸膝盖,一会儿双手抱肩,碰到旁边的人时会迅速说“对不起”,但是当10分钟内,“对不起”别人超过3次,同样让人崩溃……
有过类似经历吗?在同一场景下,如果你也有不舒服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被侵犯了,那么无疑,这些人触碰到了你的“人际气泡”。

人人都有保护自己个人空间的本能,尤其是公共场合,大家扮演的角色非常特殊,彼此都是陌生人却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很形象,叫做“人际气泡”。就是说,我们周围存在着一个个看不见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块“领地”。有“气泡”的保护会觉得很安全,如果气泡被侵犯了,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发脾气。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人次。结果证明,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很多被试者会默默地移到别处,有人甚至明确地问:“你想干什么?”
这是一个人际距离的问题,证明了一个简单的结论:没有人能容忍他人闯入自己的空间。
这种“闯入”不单指距离上的,还包括听觉、视觉和嗅觉上的。
每年夏天,总会听到身边男同事的抱怨:最怕上下班时间挤公车,前胸贴后背也就罢了,体味和视觉的污染更让人难以忍受。香水、脂粉夹杂着汗味,让人直想打喷嚏。好不容易坐下了,一抬眼,看到一截“游泳圈”,随着公车的摆动晃晃悠悠,“如此身材吓不到自己,出来吓别人”。
话虽刻薄了点儿,不过确实有那么一部分人,在一个属于公众的场子里,有意无意地侵犯别人的“气泡”。
你可能经常在捷运里不自觉地大嗓门儿接电话,也习惯了任凭自己的手机在办公桌上响个不停,更可能喜欢在餐厅吃饭时与同伴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