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肉鸡28天温度 如何控制肉鸡各个阶段的温度

火烧 2021-09-13 02:02:28 1111
如何控制肉鸡各个阶段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前期饲养成活的关键。雏鸡30日龄时才长出羽毛,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加强。一般分三阶段:1、1~21日龄为育雏期。雏鸡日龄小,对温度很敏感,体温调节中枢不健

如何控制肉鸡各个阶段的温度  

肉鸡28天温度 如何控制肉鸡各个阶段的温度

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前期饲养成活的关键。

雏鸡30日龄时才长出羽毛,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加强。

一般分三阶段:

1、1~21日龄为育雏期。

雏鸡日龄小,对温度很敏感,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不能自体调温 ,加之皮薄、脂少、羽毛细短,保温能力低,对外界环境温度适应能力差。

育雏期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温度要高, 日差变化要小,要保持相对稳定。

此阶段离不开人工调温,无论冬夏及气候变化都应如此,以保证雏鸡对环境温度的需求。

(参考值:肉鸡对温度的要求:1~3日龄为34~35℃,4~7日龄为32~33℃,以后每周下降2~3℃,到第三周周末降至27℃,直到20~21℃,停止降温,并保持这一温度。

2、21~35日龄为育肥前期。

随着鸡不断长大,鸡的体温调节中枢也逐渐完善,物质代谢旺盛,可逐渐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保证健康生长,但是这种功能并不十分健全,此阶段还需管理人员依据要求进行调正。

炎热天气要注意防止舍温过高,每周可降3℃,冬季要注意防寒流及贼风,每周可降2℃。

降温要均匀,不能太快或太慢。

3、35日龄后为育肥后期。

鸡体器官功能基本健全,鸡体完全可以通过产热和散热来调节体温,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此期肉鸡极不耐热,因为育肥期代谢十分旺盛,增重快,体脂多,产热多,加之鸡无汗腺,排热仅靠呼吸,体表辐射,环境温度高于 30℃可导致热应激 ,不仅影响生长,高热可至死亡。

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5℃时可增加维持量,提高料肉比,也不利于生长发育,易发疾病。

对温度要求 ,温度不可超过28℃,要保持相对稳定,日变化不可过大,应在2℃以内,直至出栏。

注意: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鸡的分布及行为表现观察温度是否适宜。

如果雏鸡分散良好,运动自如,说明温度正常。

若雏鸡挤堆,挤向热源鸣叫,说明温度过低,应采取增加炉火、门窗覆膜等办法提高温度。

若雏鸡翅膀张开,张口喘息,说明温度过高,应加强通风,供应凉水,增加带鸡喷雾消毒次数等办法降温。

扩展资料:

控制好温差,可有效预防肉鸡感冒

1、季节温差

指一年四季,季节对饲养管理造成的影响,和在季节交替时,气侯极易突变给饲养管理带来的不便。

2、天气温差

主要指天气对饲养管理造成的变化及应对。

在养殖过程中,只有不断地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才能让鸡群最大限度地减少发病,因此养鸡喜勤忌懒。

晴天时要注意随时调整通风量,冬季忌忽冷忽热,尽量延长锅炉供暖时间,给良好的通风提供保障。

天气突变,温差较大对养殖的影响最主要考虑的是快速及时应对,不要认为冷一会儿不要紧,热会儿没关系,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提前了解天气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3、鸡舍内外温差

舍内温度与舍外温度所形成的温差,了解舍内外温差对通风口开关,大小负压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

4、鸡舍口温差

一般进风口瞬间进来的风较凉,也最容易忽视,因此七成以上鸡群的呼吸道,都是由于进风口温差引起。

当舍外温度与舍内温度达 10℃以上的温差时,应在进入鸡舍一头用塑料纸遮挡,防止人员进入鸡舍凉风趁机而入,风直接吹到鸡,使其受凉发病。

5、扩群温差

指在鸡群扩群前后产生的温差,15%的呼吸道病与扩群前后端温差大有一定关系。

扩群前适当提高舍内温度,并持续到扩群 24 小时以上,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

扩群前,对即将扩的位置预温,不低于鸡舍内现有温度,当温度能够满足时,先将塑料隔断下,3 小时以后扩群。

扩群时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免疫前后 1 天不扩群,鸡在亚健康时慎重扩群。

参考资料:人民网——肉鸡养殖走向标准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