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立牌坊是什么意思 文章事件告诫我们不能随便立「牌坊」
文章事件告诫我们不能随便立「牌坊」
俗话说的好,做人难,做好人更难,难在一辈子不做坏事。文章出轨事件曝光后,文章被千夫所指。为何众人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其实文章事件和心理学中的“牌坊效应”如出一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留下的坏,通过努力还能够挽回。而第一印象留下的太好,一旦有所失误就会跌下深渊。想想文章不就是这样的吗?
一、第一印象之迷
“快餐社会”对第一印象以及初期交往时期的总体印象非常迷信。第一印象就像泡面的香味第一口抽的大麻,麻痺人判断力之强烈功效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争相研究的课题。
面试的着装要得体,初次约会要打扮艳丽,都是因为第一印象对于人际交往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曾提到过这样的实验:两组志愿者仔细阅读两组词组。两组词汇都是描述一个人性格的形容词。不同的是第一组词由好变坏,第二组词由坏变好。举个类似的例子:
第一组受试者看到的词是这样的:
Tom是一个这样的人:聪明,慷慨,英俊,狡猾,贪婪,冷酷。
第二组受试者看到的词是这样的:
Tom是一个这样的人:冷酷,贪婪,狡猾,英俊,慷慨,聪明。
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两组内容相同顺序调换的词组让两组受试者对Tom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觉。第一组很喜欢tom,第二组则非常讨厌Tom。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
人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将主宰对这个人整体的判断。人们有意识的看到了一个人的表象后,将倾向于收起自己的判断力,然后将对一个人的好恶全部压在第一印象上。
该结论一出,社会各界纷纷开始强调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建构一个完美的第一印象将对人际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想要一直保持第一印象似乎有点难,并且也会很累。
二、“牌坊”不能随便立
实验的原始设想:
坏人变好,大家很容易原谅而忘记他的坏。而好人变坏,大家会比讨厌坏人还讨厌他。于是实验者设计了这样的视讯:
第一个视讯:女孩说男孩非常体贴,很浪漫。切换到男孩的interview,男孩说他很在乎这个女孩。
第二个片段:展示两人如何开始交往,以及男孩约女孩的过程。
第三个片段:女孩说男孩很不体贴,很粗鲁。切换到男孩的interview,男孩说他只是玩玩。
对比组看到的是完全反过来的顺序。但是内容完全一致。第一组看完第一个片段后,很不喜欢目标任务的粗鲁和不体贴。第二组人物看完第一个片段后,很喜欢男孩的浪漫和体贴。

实验结果是:
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留下的坏,通过努力还能够挽回。而第一印象留下的太好,一旦有所失误就会跌下深渊。
所以说,心理学告诉你:
□做人做事,话不要说太满,形象不宜高大上,挑起人民的期待,稍有不慎,等待你的是万丈深渊。
□所谓牌坊不能随便立,除非你能保证一辈子贞烈。
□为娼为盗尚可救,辜负期待就只好“以死谢罪”了。(文章来自:腾讯空间)
【心灵咖啡网微信账号:psyco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