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区矫正监管安全 社群矫正人员在监管期间继续犯罪要如何执行

火烧 2022-08-21 10:21:47 1079
社群矫正人员在监管期间继续犯罪要如何执行 社群矫正人员在监管期间继续犯罪要如何执行应由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并将当事人收押。进行社群矫正的,主要是三类人员: 缓刑、假释和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对于缓刑、假

社群矫正人员在监管期间继续犯罪要如何执行  

社群矫正人员在监管期间继续犯罪要如何执行

应由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并将当事人收押。
进行社群矫正的,主要是三类人员: 缓刑、假释和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对于缓刑、假释人员在社群矫正期间再犯罪的,应由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裁定,并由公安机关对新犯罪行为予以刑事立案;对于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在社群矫正期间再犯罪的,应由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司法机关决定予以收监,并将罪犯移交负责刑事侦查的公安机关收押。
之后,由法院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尚未执行的余刑和新犯罪行应处的刑罚进行数罪并罚,以确定应执行的刑罚。
《社群矫正实施办法》
第二十五条 缓刑、假释的社群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群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群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六条暂予监外执行的社群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群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刑法》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第七十一条 【判决宣告后又犯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属于社群矫正人员吗

您好!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属于社群矫正人员。请参考以下法律规定。谢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群矫正,由社群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社群矫正人员缓刑脱离监管收监执行之前坐的时间算吗

如果是被羁押的可以折抵刑期,如过没有被羁押应当收监,不能折抵。

社群矫正如何执行刑罚

你好!
社群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群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群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简单地说,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群中执行刑罚。
具体的你可以看看《社群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了有谁矫正、如何矫正等等问题。
如有疑问请追问,满意请采纳,谢谢!

社区矫正监管安全 社群矫正人员在监管期间继续犯罪要如何执行

如何帮教社群矫正人员

1、清除教唆犯。;
2、给予就业培训。;
3、帮助立即就业支援各自生活。

如何对社群矫正人员进行教育矫正

社群矫正教育工作是指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对社群服刑人员组织开展的教育学习、心理矫正、社群服务、适应性帮扶等教育矫正活动。
社群矫正教育工作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各有侧重、相互结合、互为补充。
社群服刑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
社群服刑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司法行政机关对社群服刑人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采取集中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方式,分为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和解矫教育等三个阶段,增强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集中教育由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统一规划和组织,适时制定集中教育的年度、季度和月度工作计划,明确教育主题、形式和内容等。
集中教育应当由县(市、区)社群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共同组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定期单独或联合开展,在管理教育服务中心或其他相对固定场所进行。
集中教育可以采用授课、座谈、讨论、咨询、参观等形式。
重要节日或重大社会政治活动之前,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和司法所应当组织全体社群服刑人员参加专题思想政治教育。
社群服刑人员参加集中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不得无故缺席。

社群矫正机构如何执行禁止令

尤其是未成年人被宣告。要充分发挥监护人的作用,谈话制作笔录归档。 充分发挥自愿者的作用,拓宽罪犯日常行为的资讯渠道。比如被禁止不得与被害人接触,作为帮扶的自愿者生活在社群服刑人员身边,罪犯是否与被害人接触,自愿者对这些行为比社群矫正执法人员要知晓得更加及时、全面和具体。同时,自愿者也可以时时提醒社群服刑人员不要违反禁止令。 加强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的联络,宣告禁止令的罪犯在入矫时共同明确禁止令的内容和违反禁止令可能产生的后果。公安民警是社群矫正执法人员,不得推卸责任。 将入矫时的含有禁止令内容的教育制成笔录。在管理中无论是走访,还是社群服刑人员的思想汇报,均要体现出禁止令执行情况的内容。 加强主动性。有的社群服刑人员对禁止令遵守的自觉性不够,需要及时提醒,同时针对个案中禁止令的执行,主动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络以准确把握资讯。 加强与行政管理机关的协调。主要是根据个案所涉及到的行政管理机关,对社群服刑人员被禁止的某项行为向这些机关履行通知义务。虽然法律没有要求法院给相应的机关发协助执行通知书,也没有要求矫正机构可以提出相关单位协助执行,但是可以通知他们。这样就争取到这些机关和单位成为执行禁止令的综合力量。

社群矫正人员患有抑郁症违犯监管规定怎么处理

那要看具体情况了,比如患抑郁症和违反监管的具体实时之间有无直接关联,是否符合社群矫正规定等等。

如何制定社群矫正人员年度矫正方案

司法所应当对社群矫正物件的个人基本情况、所犯罪行及所处刑罚、改造表现、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和矫正情况建立档案,并会同公安派出所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建立监督考察小组,落实日常监督管理和考察措施。
司法所应当及时与有监督管理能力的社群矫正物件直系亲属签订监督管理协议,明确其对社群矫正物件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责任。社群矫正物件没有直系亲属的,可与其所在单位、村(居)委会或愿意承担监督管理和教育责任的近亲属签订监督管理协议。

如何加强对社群矫正人员的管理

一、健全组织机构
街道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社群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全面负责社群矫正工作的日常管理。
二、认真摸底调查
司法所对社群内矫正物件进行深入细致地排查,并积极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沟通,取得各单位对社群矫正工作的支援。
三、规范工作执行
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原则、工作范围及任务,统一制作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矫正物件日常管理,及时做好走访工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