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md支持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掌權臺灣比較好

火烧 2022-12-09 21:00:05 1052
md支持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掌權臺灣比較好 蔣介石丟失大陸之後,同時也失去了美國對他的信任。爲此,美國曾推動實施了1949年初讓蔣介石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總統與中共和談的計劃。退守臺灣後,蔣介石仍

md支持蔣介石當"總統":蔣介石掌權臺灣比較好  

蔣介石丟失大陸之後,同時也失去了美國對他的信任。爲此,美國曾推動實施了1949年初讓蔣介石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總統與中共和談的計劃。退守臺灣後,蔣介石仍未能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美國也沒有放棄取蔣以代的計劃。看透了美國人心思的蔣介石開始反抗,他堅決鎮壓“臺獨”、排擠黨內軍內的親美派,以斷後患;看透了蔣介石心思的美國人,在動員、施壓以求將臺灣“託管”、進而實現臺灣“獨立”的夢想不被蔣介石接受後,開始重啓“棄蔣”的進程。

md支持蔣介石當

還在國民黨政權尚未完全撤退臺灣時,美國就將親美的國民黨軍高級將領孫立人視爲接替蔣介石的最佳人選。爲此,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派專機接孫立人去日本密談。事後孫立人坦承,密談的內容是:美國有意讓孫立人負起保臺的責任,要錢給錢,要槍給槍。對國民政府已不抱多大希望 。密談之後,就傳出美國希望臺灣當局改變領導、屬意孫立人的消息。雖然孫立人曾面陳蔣介石,告之密談內容,並聲言美國的計劃已被他拒絕。但他的坦蕩未能得到蔣介石的理解。蔣介石在日記中針對此事寫道:“挾外人(美國)以自重。”此後,多疑的蔣介石一面給孫立人加官晉級,一面安排陳誠和蔣經國對其進行牽制。最後,以涉嫌“兵變”爲由,將孫立人撤職查辦,並軟禁起來。

這一時期,美國又選中了臺灣當局“行政院長”陳誠。陳誠是蔣介石的忠實助手,長期在國民黨軍內擔任要職,曾任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國民黨副總裁。《臺灣30年》一書披露,50年代初,美國曾有一批人討厭蔣介石,有意要在臺灣實施“換馬”,縱容陳誠取蔣介石而代之,並答應給予幫助,但陳誠嚴辭拒絕 。

1960年,蔣介石第二個“總統”任期屆滿。“換馬”颶風再一次從太平洋對岸刮到臺灣。按照中華民國憲法,“總統”任期爲6年,得連選連任一次,也就是說,“總統”最多只能當12年。蔣介石1948年出任“總統”,1954年連任,到1960年任期屆滿。在此之前,美國就開始鼓譟臺灣政要競選“總統”。蔣介石也同意搞競選,但卻沒有打算放棄政權。這時,臺灣島內的“總統”競選活動粉墨登場。有人推舉陳誠,也有人推舉胡適。胡適儘管有親美派的背景,但他是個文人,沒有從政經驗,被選上的可能性很小。於是,美國人再一次選中陳誠,想讓蔣介石放棄權力,一旦陳誠當選挾持他支持“臺獨”。

陳誠順利接班的前提,是蔣介石不再謀求連任。在美國的影響下,島內外出現了一股反對蔣介石連任“總統”的強烈聲音。《自由中國》半月刊登出《蔣“總統”不會作錯決定了吧?》等文章,明確表示“反對蔣介石三任‘總統’”。滯留在香港的國民黨要人等73位“國大代表”聯名發表宣言,警告蔣介石如果固執己見,他們將絕不出席。蔣介石陷入異常政治困境。美國趁火打劫,逼蔣放棄競選。在孤立無援、且無法逾越憲法限制的情況下,蔣介石只好同意交權,由陳誠繼任。

md獲知此情後,作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重大決定:中國共產黨支持蔣介石繼續當臺灣“總統”。1959年2月,在一次接見外賓時,md說:“臺灣是蔣介石當‘總統’好還是胡適好,還是陳誠好,我看還是蔣介石好。但凡在國際活動場合,有他我們不去。至於當‘總統’還是他好……10年、20年會起變化,給他飯吃,可以給他一點兵,讓他去搞特務,搞三民主義。歷史上凡是不應當否定的,都要作恰當的估計,不能否定一切。”

1959年5月10日,md在會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人民議院代表團時,又說:“臺灣人民很不喜歡美國人,也不喜歡蔣介石。但是要蔣介石好呢,還是不要他好?現在要他好,他是親美派,但他還想自己統治。另外一批人也是親美派,但想完全投降美國。現在的一個具體問題是:蔣介石明年還做不做‘總統’。美國不想讓他做,但我們認爲他應該做。”

這兩段話清楚地表明,md支持蔣介石繼續當“總統”,是因爲他反對“臺獨”,堅持“一個中國”,敢於抵制美國人慾把臺灣從祖國版圖上分離出去的任何企圖。

md這些話,在國際上產生很大反響,當然也傳到了蔣介石耳中。得到md的支持,這在美國和臺灣看來是至關重要的。因爲,炮擊金門後中國共產黨一再表示,美國才是中國人的共同敵人。如果美國人推舉出來的“總統”不合共產黨的心意,那麼,大陸隨時會實施武力攻臺。在關鍵時刻來自md的幫助,使蔣介石重又振作起來,反擊島內外對他構成的政治壓力。國民黨通過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規定:“動員戡亂時期總統副總統得連選連任,不受憲法第四十七條連任一次之限制”,排除了蔣介石尋求連任的法律障礙。1960年2月20日,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在臺北中山堂舉行,蔣介石在此次會議上以1481票(佔98.14%)當選總統,開始了他第三個任期。

關於這件事,md專門作過說明。1959年10月1日,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諾沃提尼時說:“美國並不喜歡蔣介石,它喜歡的是‘副總統’陳誠和一些100%地贊成美國的人。蔣介石是99%贊成美國,還有1%不贊成。在美國很大的壓力下,蔣介石本來打算不做‘總統’了,後來還是我們告訴他做下去好,現在他又起勁了。可以說現在全世界只有我們是唯一支持蔣介石做‘總統’的了。”

md的支持成爲保住蔣介石“總統”職位的重要王牌。這使蔣介石感到悲哀。靠自己最大的政敵的支持來贏得選舉,恐怕要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先例了。孤家寡人的蔣介石能不悲哀嗎?能不認真反思嗎?(人民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