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对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对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对文化的认识和看法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只能有选择的继承;
二.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太多的封建时代的糟粕,必须批判的继承;
三.认为儒学可以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救中国,下个世纪是东方人的世纪,等等观点,都是缺少科学根据或者说一厢情愿的;
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式的东西(其实也承载着一定的内容,用李泽厚的说法是“有意味的形式”),比如书法、戏曲、音乐、建筑等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保护,这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五.对孔子等古代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和学说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他们可能是保守的,也可能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但是封建糟粕与他们无关,而是历代统治者根据自己统治的需要把其变成了愚昧民众的工具;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太笼统,流传的过程也很复杂,把中国的古代社会发展的迟缓归咎为儒家文化并不公道,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制度,制度这种文化不是哪一家的学说;
七.我们现在要建立的文化和文明必然应该是先进的,要宽容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宽容地对待人类一切精神财富,该继承的继承,该拿来的拿来,我坚信人类文化大通,坚信人类必然走向大同。
关于对文化的看法的论文
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怎样进行文化创新jm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文化建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做出了精辟科学的论断,在5·31重要讲话中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跨入新世纪,我们已成为WTO的成员国,正在融入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新时代中,我们的文化受到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就必须迎接挑战,进行全面的文化创新。
文化战略创新
大量的事实表明全球竞争继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和资讯之后,已经进入文化竞争时代,文化和文化战略在21世纪将主导全球竞争,并预示著全球的发展趋势 。我们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从国家、地区和企业各个层次高度重视文化战略,面向21世纪进行文化战略创新。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其次,要立足国情,突出特色,科学定位。进行文化战略创新,我们必须全面地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理清我们的文化 优势,明确我们的文化特色,确立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地区战略目标和各个企业的战略目标,构筑我们新世纪的文化战略体系。第三,要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为我所用,发展我们自己特色的文化战略。
文化管理创新
目前我们在文化管理体系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文化立法总体滞后,文化法规数量偏少,效力层次偏低;文化行政部门仍没有从“办”文化的思路中跳出来 ;文化体制的改革仍进展缓慢等等。文化管理的创新就是进行全面的改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依法科学管理文化;二是推进文化事业 单位的社会化程序,明确区分公益性文化机构和经营性文化机构,让经营性文化机构按规范的现代企业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开展完全意义上的企业经营活 动;三是改革投资方式,面向世界,抓住机遇,形成新的多元文化投资格局,吸引国内国外资本发展我们的文化,并运用灵活有效的投资机制弘扬民族文化精粹和 优秀高雅艺术;四是加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力度。
文化产业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并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运作方式。面对强大的产业冲击,我们进行文化产业创新就是树立新观念,探索新方法,大力发 展文化产业。首先,要进行观念创新。“文化是事业而不是产业”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要改变这一观念,真正树立文化产业观念。其次,要进 行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我们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还不系统、不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和完善文 化产业政策。特别是对于文化资源的占有使用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优惠政策等比较重要的政策要优先考虑,尽早出台。第三,培育创新文化市场,发展文化支柱 产业。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基本成型的是文化商品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而极其重要的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和劳 务市场等等,尚未发育成熟。这种状况限制了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亟须改变。
文化手段创新
进行文化手段的创新,就是全面广泛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文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为提高文化艺术生 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作贡献。其次要构建以高新科技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体系,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新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络在一起。其三要高度重视高新科技 给文化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既要看到现代高新科技越来越广泛地渗入文化领域,为优秀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又要高度重视现代高新科技为 文化垃圾的制造和流传提供了方便。我们要主动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大对现代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为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 四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有效地打击各类形式和各种手段的盗版和侵权行为,切实保护智慧财产权。其五要采用现代高新科技的成果,尽快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的传播 手段的升级换代。
网路文化创新
网际网路的全球化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由此形成的网路文化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党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就不能回避网路文化的发展与挑战。迎接网路文化的挑战,就必须以创新的态度建立社会主义的网路文化。这要求我们首先要高度重视网路对社会文化的 影响,要充分重视网站这一第四媒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网路文化,使目前“网路人办文化”现状得以彻底改变。其次重视网路文化,深入研究网路文化。加强对 网路文化的理论研究,认识网路文化的发展规律,构筑马克思主义的网路文化理论,对于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网路文化有着深远的重要的意义;同时要特别重视用 马克思主义网路文化教育和引导青少年;要加强对网路文化的管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路文化氛围。
文化创新要结合新的实践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以此,代表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得到了新的发展。dp理论的产生和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思想理论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这为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在此指导下,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格局,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文明、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成为当今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这些都将成
为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良好社会基础。
文化创新要结合时代的要求
当代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在深入地影响各国的文化与生活。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资讯以几何级数增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的联络更加紧密;以计算机为先导的资讯科技、网路技术正在更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各国的科技、教育、文化乃至思想情感的交流空间迅速扩大,全球正趋于成为一个地球村。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积极因素。
当然,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大环境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还存在;贫富差距还在加剧;民族、宗教、领土争端时有发生。对此,jm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世界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人民一道,为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不懈的努力。”而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增长点。
文化创新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代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进步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必须服务于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服务于人民群众,而且也应该来源于人民群众,来源于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从根本上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此,必须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时刻地、特别地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文化建设与创新还必须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因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仅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理想追求,而且推动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所谓的大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所谓“创新”,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创新,就是对某个或某些区域性有着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加以令人信服理论阐释和说明,不是靠引证、简单重复、说旧话、“炒冷饭”。而是通过对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本身的深度观察与慎密思考,发前人之所未发之感慨,说前人之所未说之话语,论前人之所未论之论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不断作出新的判断和理论解释、不断创新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创新,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既取决于经济的实力,同时也取决于文化的实力。美国出口最多的产品不是别的,就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体。随着网际网路的发展,世界文化交流将更加深入,竞争和碰撞也将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发展生产力,在经济上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且要创新文化。jm同志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何“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如何给人民群众优秀的文化作品。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经过创新,才把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优秀文化产品奉献给人民群众。这些年来,真正称得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还不多,就是因为缺乏创新。
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当代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汇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优秀思想和文化成果的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使世界充满活力,也使不同文化相互激荡,从而使先进文化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氛围中,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建设成就,保持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其巨大的优越性和感染力,展现在世介面前,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必须创造出表现时代前进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就必须不断创新文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祝顺!
对网路文化的认识
不认识
你对茶文化的认识
喝茶就是人生 要慢慢的品味!
对巩义文化的认识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置巩县。巩县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
建国后,巩义隶属郑州专署,1955年1月改属开封专署,1983年8月复属郑州市。1964年9月巩县驻地由站街迁至孝义。
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巩县,设立巩义市。即取巩县孝义之意。
2000年,巩义市辖1个街道、18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市总人口777202人,其中:新华街道 87683人、米河镇 49858人、新中镇 21073人、小关镇 38666人、竹林镇 6308人、大峪沟镇 42928人、河洛镇 21448人、站街镇 32857人、南河渡镇 21255人、康店镇 46814人、孝义镇 42401人、北山口镇 44315人、西村镇 59840人、芝田镇 50551人、回郭镇 83092人、鲁庄镇 63568人、夹津口镇 26141人、涉村镇 27220人、桃园镇 11184人。
2003年,巩义市撤销孝义镇调整北山口等3镇部分行政区划设立5个街道办事处(豫民行批[2003]1号 2003年2月12日)(郑政办文[2003]17号 2003年2月27日)(出处):
一、撤销孝义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入巩义市城区,实行城市管理体制。同时,将北山口镇的北官庄、高尚、常庄3个村委会,站街镇的新沟、大黄冶2个村委会及芝田镇的后泉沟、高山2个村委会,共计7个村委会划归城区管辖。
二、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新华路、杜甫路、永安路、孝义、嵩山路5个街道办事处。
新华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西至嵩洛南路,东至石河道,北至陇海铁路与石河道交汇处,南至人民路中心线。辖通桥路、交通路、文化街、育英街、新市街、新华中路、货场东路、新兴中路、拖厂、化工厂、桐本路、广陵路、钢厂13个居委会。总面积3.26平方千米,总人口255600人。
杜甫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东至原北山口镇常庄村和原孝义镇的和义里沟村东边界,西至伊洛河,南至原孝义镇东黑石关村、和义里沟村南边界,北至人民路中心线。辖原北山口镇的常庄和原孝义镇的和义里沟、和义外沟、东黑石关4个村委会。总面积14平方千米,总人口63398人。
永安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东至原北山口镇北湾村和原芝田镇蔡庄村西边界,西至原芝田镇的寇家湾、益家窝两村东边界,南至310国道,北至原孝义镇的东黑石关、和义里沟南边界。辖原芝田镇的后泉沟、高山2个村委会。总面积3.5平方千米,总人口32040人。
孝义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东至原孝义镇烈姜沟、龙尾村的东边界,南至陇海铁路、石河道,西、北至伊洛河。辖原孝义镇的孝南、孝北、南地、小沟、桥上、西沟、二十城铺、石灰务、烈姜沟、龙尾10个村委会和光明路、嵩洛路、火车站、城西、部队5个居委会。总面积22平方千米,总人口45938人。
嵩山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为:东至黄冶河,西至石河道和原孝义镇的烈姜沟村东边界,南至310国道,北至孝站路。辖原站街镇的新沟、大黄冶和原北山口镇的北官庄、高尚共4个村委会。总面积12平方千米,总人口31394人。
2003年8月28日,巩义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孝义镇,调整北山口、站街、芝田等3镇部分行政区划,设立新华路等5个街道办事处(出处)【注意:与郑州市批文不一样】:
一、撤销孝义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入城区,将北山口镇的北官庄、高尚、常庄,站街镇的新沟、大黄冶和芝田镇的后泉沟、高山等7个村委会划归城区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调整后的城区总面积55.4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178856人。
二、设立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东至石河道;南至人民路;西自人民路与431铁路专用线东线交汇处,沿431铁路专用线东线向北至通桥路,沿通桥路西折至嵩洛路,沿嵩洛路向北至陇海铁路;北至陇海铁路。辖通桥路、交通路、文化街、育英街、新市街、新华中路、货场东路、新兴中路、拖厂、化工厂、桐本路、广陵路、钢厂13个居委会,辖原孝义镇孝北、孝南、西沟、南地4个村划入该办事处的部分割槽域和人口。面积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968人。
三、设立杜甫路街道办事处:东至原北山口镇常庄村和原孝义镇和义里沟村东边界;西至伊洛河;南至原孝义镇东黑石关村、和义里沟、和义外沟村南边界;北至人民路。辖人民路、新华南路、宋陵路、安乐街、园丁街、和平路社群、建设南路、学前街、南环路9个居委会和原北山口镇常庄,原孝义镇和义里沟、和义外沟、东黑石关4个村委会,辖原孝义镇孝南、廿里铺2个村划入该办事处的部分割槽域和人口。面积15.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136人。
四、设立永安路街道办事处:东至原芝田镇后泉沟村和工业示范区已征地东边界;南至310国道;西至工业示范区已征地和原芝田镇后泉沟、高山村西边界;北至原孝义镇东黑石关、和义里沟、和义外沟村南边界。辖原芝田镇后泉沟、高山2个村委会和市工业示范区。面积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44人。
五、设立孝义街道办事处:东至原孝义镇烈姜沟、龙尾村的东边界;南至石河道、陇海铁铁路及廿里铺村南边界;西、北至伊洛河。辖光明路、嵩洛路、火车站、城西、部队5个居委会和原孝义镇的孝北、孝南、西沟、南地、廿里铺、小沟、桥上、石灰务、烈姜沟、龙尾10个村委会。面积19.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752人。
六、设立紫荆路街道办事处:东至原站街镇新沟、大黄冶和原北山口镇北官庄村的东边界;西至石河道和原孝义镇烈姜沟、龙尾,原北山口镇常庄村的东边界;南至原北山口镇北官庄村南边界;北至原站街镇新沟村北边界。辖原站街镇新沟、大黄冶和原北山口镇北官庄、高尚等4个村委会及铝厂工业园区。总面积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156人。
2004年4月1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巩义市嵩山路街道办事处更名的批覆》(郑政文[2004]77号)批准同意将嵩山路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紫荆路街道办事处。
2004年,巩义市辖5个街道、16个镇,290个行政村:孝义街道、新华街道、永安街道、紫荆街道、杜甫街道;米河镇、新中镇、小关镇、竹林镇、大峪沟镇、河洛镇、站街镇、南河渡镇、康店镇、北山口镇、西村镇、鲁庄镇、芝田镇、回郭镇、涉村镇、夹津口镇。更详细
2005年11月25日,巩义市人民政府《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牟县等十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郑政办[2005]40号)要求,对巩义市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1)撤销河洛镇、南河渡镇,新设定河洛镇,辖原河洛镇、南河渡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石关村。原南河渡镇辖12个村委会,1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325人,行政区划面积59.71平方千米;原河洛镇辖17个村委会,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185人,行政区划面积71.84平方千米;新设定的河洛镇,共辖29个村委会,2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510人,区划面积131.55平方千米。(2)撤销桃园镇,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涉村镇管辖,涉村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原桃园镇辖14个村委会,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53人,行政区划面积41.12平方千米;原涉村镇辖15个村委会,1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722人,行政区划面积62.19平方千米;桃园镇划归涉村镇后,涉村镇辖29个村委会,1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275人,区划面积103.31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巩义市辖5个街道、15个镇:新华路街道、杜甫路街道、嵩山路街道、永安路街道、孝义街道;回郭镇、站街镇、涉村镇、米河镇、小关镇、鲁庄镇、 大峪沟镇、西村镇、芝田镇、北山口镇、新中镇、夹津口镇、康店镇、竹林镇、河洛镇。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巩义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2008年5月22日,享有“诗圣故里”、“豫商家园”美名的巩义市,又拥有了一项新的荣誉——“国家卫生城市”。 去年4月至今,一年多的时间,巩义打胜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创卫攻坚战,先后一次性通过了省级考核、国家暗访、技术评估、考核鉴定和社会公示,5月22日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巩义在经济领域不断创造奇蹟的同时,又一次在创卫工作中书写出了传奇。
你对文化的看法,希望积极向上。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最可悲的,保护文化,学习文化,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
对汽车文化的认识
不是吧哪样太多了。。。要不你去网上查检视
对酒文化的认识800字
中国的酒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中国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释出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区域性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 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 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酒的赐晡令的释出,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对广东文化的认识
去年召开的深圳市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的文化城市的重要任务。所谓高品位的文化城市,指的是城市的视觉系统、理念系统以及行为系统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含量。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城市,在操作层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找准文化发展的战略支撑点等等,但要真正实现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问题。
一是经济意识与人文意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高扬泛政治主义,希图用政治的手段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不承认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经济生活中,不承认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失去了现实的动力机制。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对经济意识的确认,对经济人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认可,是一种利益机制的转型。很显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达到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过程,要真正践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就必须强调经济意识,即强调经济发展的前提性作用,强调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合理性。但在像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经济现代化已经达到或接近人均GDP6000美元水平的城市,其经济意识更应该受到人文意识即人文精神的范导。尤其作为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经济型城市,体现“经济人”人格的功利主义成为有些市民的价值支撑,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就必须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本,重视经济发展的人本意义,提倡人文情怀和伦理关怀,善于把经济发展的成就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的实现;重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建立,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生活价值与意义,形成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容友爱、情感高雅的社会人文环境。这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人文冲动力”的需要。对于文化的发展,眼界要宽,目光要远,要有一种境界,切实从战略高度来对待,不可以当下的有用作为文化发展的惟一尺度。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精神是相互相容的,人文精神要以科学理性精神为基础,科学理性精神应该体现人文精神。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承载着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任,敢闯敢干、积极进取成为深圳人的创业观念,但敢闯敢干一旦缺乏科学精神的范导,就极易成为盲目的非理性行为,因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必须弘扬科学理性精神,突出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规范意识,增强法律和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精神,既是提高市民素质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当今世界,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洪流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它以其内容上的包容性、形式上的浅显生动性和贴近日常生活的亲和力吸引著众多市民的广泛参与。这是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发达所必然引起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考虑到面向大众,源于大众生活、符合大众心理、采取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不仅因为文化只有走入大众的生活,才能实现它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而且“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字’,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深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市场经济的发达,使其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沃土,因此深圳的企业文化、社群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都比较发达。相对而言,精英文化的发展却捉襟见肘。这里所说的精英文化是从文化品质的角度来看的,指的是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的与大众文化相对应的高雅文化。与以工业制作为基础,以标准化、数量化、同质性、齐一性的非个性的存在形式为特点的大众文化相比,精英文化追求人类生存的基本价值和终极关怀,追求文化创造的“深、新、精”,展示的是文化活动和成果的独特性和前沿性,更具有原创性、想像力和超越性,因此具有更高的真、善、美的含量。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来说,一方面需要形成发达的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不发达,意味着这座城市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呆板、单调和沉闷;另一方面,更需要精英文化的发达,因为精英文化才能真正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才真正意味着这座城市的品位和创造力。对深圳来说,强化精英文化意识最关键的就是要追求文化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公认并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文化力作。
三是实用追求与审美考量。实用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在人类多层次追求中,实用所占的分量和比重就越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任何实用的追求和生理的需要都会获得文化的内涵,即实现文化人类学家所指称的“生物需要的文化转变”。吃,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口腹之欲;住,也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遮风避雨之需,而是同时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即出现所谓的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因此,一个理想的社会,不仅要满足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还应满足人们高层次的具有文化意义的需要,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个高品位的城市,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不仅要考虑到人们的方便和实用,而且要考虑到意义的表达和审美的安排。不难发现,在一个经济起点较低而又缺乏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其文化品位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急速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人们过分地突出了城市建筑的功能性和产品的实用性,缺乏对人们情感和精神需要的关注及其审美的考量。有专家认为,深圳的“城市标志和文化标志性建筑不突出,城市建筑的风格一般化”指的正是我们的城市景观尚未形成鲜明的风格和欠缺美学与艺术的含量。因此要提升深圳的城市文化品位,必须在重视城市功能建设的同时注重审美标准的考量,不仅要以一种实用的、科学的态度来建设城市,而且要以一种艺术的、审美的态度来设计城市。
四是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城市文化品位是紧密联络在一起的。城市自身的文化遗存,流芳千古的人物和精神价值,以及城市自身创造的一系列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等,都具有鲜明的资本属性和资本意义。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难以复制的稀缺资源,有着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往往会表现出文化的精致与厚重;而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新兴城市,在发展的初期常常会被人们看成是经济机器和文化沙漠。当然,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对于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如果它对历史文化只是一味地保护而缺乏创新,即不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那传统就会成为负担,所谓的文化品位也会因为缺乏与现实的关联度而使其真善美的含量大打折扣。对于现代任何一座城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不仅需要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文化的创新,二者的统一才是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尽管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但它毕竟是在岭南大地上崛起的,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必须首先注重对作为岭南文化构成的深圳历史文化予以保护与发掘,无论是客家民居,还是大鹏所城,抑或铁仔山古墓群等,都要倍加珍视,认真解读并揭示这些文化遗产的独特意蕴和深刻内涵。此外,还必须看到,深圳的文化势能主要不取决于地域所遗存的历史文化,而在于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和整合不同移民群体身上健康的地域文化个性和先进的文化理念,从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实力,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城市不仅是物质财富的集中地,更是精神文化的创新地。一座城市的文化实力主要取决于它的创新力,移民城市的优势正在于不同文化样式的碰撞而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条件。文化创新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理念层面,二是体制和机制层面,三是技术层面。目前,各地进行的文化创新大都从后两个层面作出设计,其实更重要的是第一个层面,因为理念的创新是更根本的创新,它决定着体制、机制和技术层面的创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样的理念当年对社会的推动力要比一项单一的技术设计大得多。理念的创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化;从文化的角度就是将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结合而产生文化原创意识。政府对发展文化的首要职责就是为文化原创意识的培育与弘扬提供公共空间,这对于作为改革开放试验场的深圳来说更是如此。
五是文化的软实力与文化的硬实力。城市文化品位是要通过文化实力来体现的。与经济相比文化是软实力,其实文化自身根据表现形态的不同,又有软实力与硬实力之分。文化的软实力指的是与直接的经济价值相距较远主要体现为精神价值的文化力,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教育科技和艺术水平以及市民文化素质等;文化的硬实力则是指与直接的经济价值相距较近或能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力,主要包括文化设施的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实力。从文化的软实力上看,当下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学术文化的发展。学术文化是文化的灵魂,是精英文化的主体和价值支撑。在目前深圳的文化结构中,学术文化是其软肋。而发展学术文化最需要解决的,一是强化问题意识。对学者来说,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以超前的眼光,关注学术前沿和时代的变化,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实践乃至世界变革中的全域性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形成深圳学者自己的声音。二是正确处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综合来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这种结合,学术研究就会成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文字游戏,从而失去其生命力。但理论又要保持对现实感性材料的超越,没有这种超越就没有提升,就会陷于程式化的公文积累,不可能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学术的建构。三是发展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积聚之地,大学是文明的象牙塔,是文化的发动机,是学术文化建设的平台和动力源。没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学术文化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从文化的硬实力上看,当下深圳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必须紧紧抓住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将文化产业确立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这一大好机遇,加速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的文化层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就目前的情况看,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龙头带动的原则,把现有基础较好的传媒业、印刷业、广告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等骨干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等级,形成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有必要以动漫游戏等产业为突破口,抢占先机,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群,形成新的增长点。当下要做的就是尽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市场主体培育、经济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基地建设以及产品流通等方面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必须认识到,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的文化硬实力的增强,是提升深圳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
关于对酒文化的认识?
首先你先百度一下关于酒的全部知识,然后分门别类的把酒的文化全部列出来,先把大框架弄出来,然后你再依次介绍各个酒文化,最后升华介绍定制酒的趋势比如现在流行的卡素定制酒风靡了整个广州。祝你文章得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