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怎么形成的 分析完美主义的四宗罪
分析完美主义的四宗罪
完美主义的前世今生

对美好的追求并非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并不只是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而是不完美让她们深深的感到恐惧。与单纯的追求更好不同,完美主义者在达到所谓“完美”之前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担心自己不够好,不会被别人接纳和肯定。因为“完美”绝对是无法完成的目标,所以完美主义者几乎一生都在“完美”的诅咒中度过,而很少能够真正的喜欢自己。这样的完美主义其实是对失败和缺陷的恐惧,它只会让快乐与满足走开。
完美主义者的诞生有几种原因,首先是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一般的父母都会奖励成功,但是过分的奖励成功会让我们认为只有成功别人才会爱我们,才会以我们为荣,于是我们学会了有条件的接纳自己,不断勉强自己满足别人各种各样的期望与条件成为我们获得爱与支持的生存策略;当然如果父母对失败过度的惩罚,出于逃避痛苦的原因,我们也会变得不允许自己失败。还有一种隐性的惩罚,那就是一旦做得稍不完美,我们就根本得不到奖励,这也会让我们逐渐深信只有坚持完美别人才会始终如一的爱我们。当然如果我们的父母是完美主义者,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变成完美主义者。最后,还有一些人由于性格上的因素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的四宗罪
第一宗:“没有一刻钟我真正满意过”
L从事销售工作,虽然入职才两年但是业绩已经让她可以傲世一起进入公司的同事。尽管工作表现出色但是L坦言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满意过,每当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她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即便别人由衷的鼓励她也从来没有坦然的接受过。L发现她的目标越定越高但快乐却越来越少。
解析:日本名导演北野武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一刻钟我真正满意过”,这也许是对完美主义者内心痛苦最精辟的总结。完美主义者也许经常取得成功但是她们却很难享受成功,因为在她们的内心成功是应该的甚至很多的时候她们会把成功归结于运气而不是自己的努力与能力。成功只能短暂的冲淡长久以来对于失败的恐惧,就像一剂短效的头痛药水。药效一过她们就会进一步提高标准以期获得更加长久的疗效,但是她们忘记了病根其实是对自己价值的不确定,表面上是不满意自己取得的成就,其实是不喜欢自己。这些大大小小的成功不仅没有根治病根,反而让她们觉得这是唯一的解药,最终在完美的路上一去不回。
建议:学习喜欢自己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并不容易,但也并非绝无可能。不妨从庆祝自己的成功开始,请不要把你取得的成就视为自然,仔细想想这些成就说明了你有怎样的能力?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克服了怎样的困难?如果实在想不出来,不妨在你取得成绩的时候请几个要好的朋友吃个饭,问问她们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关于你自己也请认真把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写下来:
1. 如果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你可能会喜欢她们的哪些地方?
2. 从小到大你从别人嘴里听到的你的优点有哪些?
3. 那些真正理解和关心你的人会如何描述他们为什么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