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揭秘:《明太祖实录》为什么经历两次重修
揭秘:《明太祖实录》为什么经历两次重修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宋佳 太祖实录,指的就是《明太祖实录》,记载的是明朝前两位皇帝明太祖和建文帝的历史史籍。在历史上,太祖实录有过三次修建,分别修于建文元

揭秘:《明太祖实录》为什么经历两次重修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宋佳 太祖实录,指的就是《明太祖实录》,记载的是明朝前两位皇帝明太祖和建文帝的历史史籍。在历史上,太祖实录有过三次修建,分别修于建文元年、永乐之初和永乐九年。我们阅读历史文献,都要站在文献所编写的历史环境下去思考,当代所写的史料和后代所写的史料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有改变。而这三次的修建,使得太祖实录发生了很多内容上的变化。 >建文帝朱允炆 >初次修太祖实录是建文帝在位期间,前后共修了三年,主要记载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史事和建文帝朱允炆所处时期的历史事件。当时,燕王朱棣正起兵“谋反”,“靖难”之役爆发,在这一时期修成的《明太祖实录》自然对燕王及诸藩的“谋反”多有指责。 >明成祖朱棣 >到了燕王朱棣成功上位之后,面对史料的苛责,自然不能无视。因此朱棣下令重修《明太祖实录》,以正其夺位之名。这一次的重修耗时很短,前后之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最后匆匆成书。由于时间太短,重修的目的只是在于把初本中触犯新朝廷忌讳的内容加以删改订正。草草收尾,就注定了还有第三次的重修。 >明太祖实录 >到了永乐九年,新朝廷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朱棣的目光再一次投到了这上面,毕竟匆忙的修正不足以在后世证明自己“夺位”的合法性。这一次的修纂,朱棣派出了全体内阁成员的豪华阵容,大部分皆为当世之名臣,朱棣令他们仔细考查每一段史料的出处,修正、补缺遗漏之处。《明太祖实录》完成之时共有二百五十七卷,尽管其中存在隐晦失实之处,但对于明太祖、建文时期的大部分历史内容都有着准确、详实的记载,是后世研究明朝初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明太祖实录》的后两次重修,虽然包含着朱棣的个人目的,时不时地增加明太祖朱元璋曾有意立他为帝的内容,有一定的事实偏离。但是由于其对于修纂的看重,再加上史官们的认真负责,最终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大体还是客观公正的记录了太祖、建文两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参考资料: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九卷 《明太祖实录》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很赞哦!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