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乐不思蜀我怎么回应 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骗得了司马昭,却骗不了历史

火烧 2022-03-28 00:40:07 1052
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骗得了司马昭,却骗不了历史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有一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也正是这句名言,让后世给他扣上了一个无情无义、痴傻无能的帽子。后来,刘禅的这句名言逐

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骗得了司马昭,却骗不了历史  

乐不思蜀我怎么回应 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骗得了司马昭,却骗不了历史

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有一句名言:“此间乐,不思蜀”。也正是这句名言,让后世给他扣上了一个无情无义、痴傻无能的帽子。后来,刘禅的这句名言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乐不思蜀,专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新环境中开心快乐到不愿再重回旧环境的情绪。可是刘禅真的傻吗?身为一国之君,他真的可以做到不念故国,只满足于吃喝玩乐吗?

我们知道,在三国的后期,天下三分俨然成为大势。但自诸葛亮死后,蜀国仅剩姜维苦苦支撑,蜀汉政权衰落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了。此时,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的魏国则趁机侵入。大军直抵蜀国都城,刘禅只得低头认降。

其实刘禅投降以后,司马一家对他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吃喝管够还不用干活。而刘禅在魏国也过的安乐,不找事不闹事,每天只知道吃吃喝喝。但即便如此,司马昭还是担心,他倒不是担心刘禅,他担心的是蜀国的旧部。毕竟,刘禅在蜀称帝多年,还是有一定的人心的。如果不加以防备,万一这些旧部哪天起兵造反,还是会出乱子的。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可能,司马昭必须搞清楚,刘禅这个人心里到底还有没有他的故国。

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宴请刘禅”,司马昭故意问刘禅,你想不想自己的国家啊?刘禅傻呵呵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这样的表现不仅骗过了蜀国的旧部,还让司马昭深信不疑。他甚至开始瞧不起刘禅,私下还和他的心腹贾充议论,认为刘禅真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怪不得蜀国会走向衰败。

但其实,所有人都被刘禅的傻样给欺骗了。刘禅真的没心没肺吗?笔者不这样认为。后人每每看到如此情景,大都会扼腕悲叹,怎么刘备心思缜密能屈能伸,偏偏生了个儿子这样蠢笨?其实我们都错了,刘禅不仅不傻,还聪明的很呢!他的“厚黑学”功底,可一点不比他爹刘备差。

古往今来,亡国之君都是没什么好下场的。这一点,刘禅的心里是很清楚的。但是,刘禅不想死,也不能死,他不能做这个灭族之人。于是,他用了最合理也是成功率最大的方法,去换回他自己乃至他们全家的性命。不就是装装傻讨好一下司马昭吗?这有何难?在众人的笑声中能够保全自己全家的性命,这就是值得的。

既然魏晋统一天下已成定局,那么一味嘴硬也是毫无意义,只是徒增流血罢了。不如保留一点血脉,这也许就是亡国之君唯一能做的事吧。看完笔者的解读,大家还会觉得刘禅是个“傻子”吗?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