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钱塘江的具体位置 钱塘江的治理开发

火烧 2022-04-14 19:06:58 1070
钱塘江的治理开发 钱塘江流域从事水运生产的就业人员有10多万人。2002年流径钱塘江水域的水运量为4214.1万吨,占杭州水运量的70.7%,大多属于区域内流转,其中由京杭运河通过三堡船闸流入量为40

钱塘江的治理开发  

钱塘江流域从事水运生产的就业人员有10多万人。

2002年流径钱塘江水域的水运量为4214.1万吨,占杭州水运量的70.7%,大多属于区域内流转,其中由京杭运河通过三堡船闸流入量为407.4万吨,由钱塘江水域流径京杭运河的水运量为324.2万吨,出入萧绍内河的量为379.8万吨,出海运量为2.34万吨,截止2002年底,常年在钱塘江水域航行的船舶已达3928艘,计44.5万载重吨。

钱塘江流域部分航段基本情况表  航段名称 起 屹

地 点 里程

(公里) 面宽(米) 水深

(米) 等级

(吨) 水文特点 出海 杭州湾(澉浦、西山连线)~海宁新仓 47.5 20000 5 5000吨海轮  强涌潮,目前只允许海船通航。

航道 海宁新仓~萧山赭山 39.5 1500~3000 1.5~3.0 乘潮通1000吨级海轮 钱塘江 萧山赭山~六堡外海码头(七堡) 18.3 1500~3000 1.5~3.0 乘潮通1000吨级海轮 强潮涌,候潮通航。

航段 六堡外海码头~东江嘴 30 1000~1500 3.0~5.0 500 较强涌潮,常年通航。

富春江航段 东江嘴~ 57.5 500~1500 3.0~5.0 500 感潮河段,通航条件好 桐庐 桐庐~富春江大坝下 15 因电站建设时弃渣不当,是“卡脖子”航段,现已按300吨级基本完成整治。

富春江大坝 建有100吨级船闸,可兼顾通行300吨级船舶,一天仅开两闸。

富春江大坝~建德梅城 33 300~500 7.0~ 500 库区航道,通航条件好. 9 兰江 梅城~兰溪城关(金华) 49 300~500 1.7~ 300~ 常年通航300吨级 4 500 衢江 兰溪城关~衢州 长约82公里,时有断航,计划投资1500万元进行疏浚,确保常年通航100吨级船舶. 在历史上,钱塘江在注入杭州湾时,江道流路曾有多次变化。

从春秋时代到南北朝时期,江水一直靠着南岸出海。

因此为抵御潮水冲击,修筑海塘向来是宁绍平原沿岸地区的重点水利工程。

自宋代起,江道开始发生变化。

1219年,江流突然偏北,海宁盐官一带的平原沃野受到潮水侵袭,纵深达30余里。

此后,虽然江道主流主要偏在南岸,但已经不再稳定,经常出现忽南忽北的变化。

到明末清初,江道主流开始稳定地偏向北岸。

这样,修整海塘便成了杭嘉湖平原沿岸地区的当务之急了。

据历史记载,在明朝的276年中,仅海盐、平湖就修筑了21次海塘。

钱塘江出口稳定在北岸后,南岸故道就逐渐淤积,岸线也随之外涨,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旧余姚县以北一段。

北宋以前,这段海岸大致在临山、周巷、浒山、观海卫、澥浦一线,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修筑的古大塘,其位置就在这一线。

从明朝开始,大古塘以外岸线不断向北涨。

为了开垦利用新增加的海涂沙地,人们一再向北增筑海塘,至清末已筑到七塘,此后有进一步修筑,慈溪、余姚一带的三北平原(余北、慈北、镇北)由此形成。

钱塘江海塘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古建筑。

据推测,8世纪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筑有土质海塘御潮。

10世纪初,杭州附近筑捍海塘,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进一步发展为鱼鳞大石塘,沿用至今。

钱塘江河口整治始于18世纪。

1747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间开挖中小门,试图以此为中泓,稳定河势于两山之间,但不久复淤。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治理钱塘江水旱灾害,并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先后修筑江堤319公里,海塘403公里,建成库容大于1000万立方米的大中型水库42座,总库容285亿立方米。

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镇、黄坛口、枫树岭、青山殿等大、中型水电站以及小型水电站1000多座,总装机130多万千瓦时。

现有水利设施在—般干旱年份可灌溉农田41万平方公里。

修筑的江堤海塘已能抵御10-20年一遇洪水位和10级台风暴潮。

在河口区通过修建/顷堤,抛筑丁坝群结合围垦稳定河势。

30多年来共计围涂100万亩。

盐官以上河宽已固定在1~2.5公里之间,河势已趋稳定,闸口至仓前段河底刷深1-1.5米,可候潮行驶100—200t级船舶。

此外,在杭州建成了可通300t级船舶的三堡船闸,沟通了钱塘江与京杭运河的航运。

旅游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开辟了新安江一富春江风景游览区。

根据钱塘江自然条件、水能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干支流的开发均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给水、渔业效益。

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力389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62.84万千瓦(包括安徽境内47.74万千瓦)。

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200.14万千瓦,年发电量60.38亿千瓦·时。

已建成的水电站(其中安徽境内1座),装机容量146.51引万千瓦,年发电量43.38亿千瓦·时,其中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湖南镇、峡口5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20.17万千瓦,年发电量35.56亿千瓦时,均占82%。

未开发的水电站大部分集中在高山区的支流上,这些水电站库容小,能量指标低,装机容量均小于5万千瓦 今后钱塘江的开发,干流应建航运为主结合发电的低水头径流式水电站;在一级支流上选择一批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开发条件优越的水力枢纽;研究已建水电站如新安江等的扩建、安装抽水蓄能机组的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充分发挥已建水电站的作用。

●钱塘江大桥

钱塘江大桥在钱塘江下游杭州市西湖区六和塔附近,建有著名的钱塘江大桥。

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

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施工,于1935年4月动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总投资160万美元(当年价格)。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钱塘江桥梁名单

钱江一桥(钱塘江大桥,一条铁路线)

钱塘江的具体位置 钱塘江的治理开发

钱江二桥(彭埠大桥,两条铁路线)

钱江三桥(西兴大桥)

钱江四桥(复兴大桥)

钱江五桥(袁浦大桥)

钱江六桥(下沙大桥)

钱江七桥(之江大桥)

钱江八桥(九堡大桥)

钱江九桥(江东大桥)

钱江铁路新桥(四条铁路线) 庆春路过江隧道:北接杭州庆春东路,南连萧山市心北路,东距钱江二桥2.6千米,西距钱江三桥2.5千米。

2006年6月28日开工,2010年12月28日通车。

全长4180米,其中主线长3765米,双向双管四车道,通行限高4.5米,设计时速60千米/小时。

钱江隧道:南连杭州萧山、北接嘉兴海宁的特大越江公路隧道。

2008年12月18日开工,预计2013年底竣工。

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全长4450米,双管六车道。

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

辽阔的钱江流域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三江两岸”的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

杭州“三江两岸”的主干流总长约231公里,沿线上游起于淳安千岛湖,下游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

分布着孙权故里、桐君山、严东关、七里泷、东南湖等景区景点,龙门古镇、黄公望隐居地、芹川古村落、芦茨、桃花源等历史遗存和小镇。

还有12座新城、28个城市综合体、8个工业园区、18个现代农业园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