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为什么是第一天 星期天的来历
星期天的来历
中国古代历法中,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
七曜中的头一个就是星期日,称为日曜日。
《尚书·虞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七政说的就是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
而将它们作为计算周期的历法,则是从国外传入的。
这种计日方式公元4世纪时曾进入中国,后从中亚的康国再度传入。
最终成为通用的计周方式,即“七曜”。
并且一用就是上千年。
直到清末。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废除科举制,成立了“学部”。
学部的编译图书局在局长袁嘉谷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了许多统一的新名词,其中就包括“星期”。
他们将一周称为一星期,按照国际通行的办法用数字标注了周一到周六。
周日本叫做日曜日,以太阳为标志,这与西方的习惯不谋而合。
拉丁语中这一天是dies solis,意为太阳日;英语是Sunday,也是太阳日。

所以,为了既保存中国传统又与国际接轨,新的星期历法中,诞生了“星期日”的称呼。
这便是“星期日”的由来。
扩展资料:
“星期”来源
西方国家七日一制的称呼多带宗教色彩。
如基督教徒做礼拜这一天,叫“礼拜日”,七天称“一个礼拜”,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乡试、会试,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即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
编译图书局下设编书课、译书课,任务是研究编写“统一国之用”的官定各种教材。
各种教科书的编写中自然会遇到一个“新名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
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
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馆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
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中的“七日为一周”,跟我国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与其如出一辙。
但袁嘉谷感到不顺口,使用起来不方便,与同事们商量后,将一周称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称周内各日。
这就是既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星期”的由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拜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