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骜的下个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10大皇帝都谁谁,具体?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历史上10大皇帝都谁谁,具体?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历史上10大皇帝都谁谁,具体?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31年的时间内,共产生了230位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最末一个皇帝是宣统帝。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帝,在位62年。中国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的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另说:一为汉刘协在位27天、二为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1天。 我选择了10位各有特色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皇帝,作一介绍。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雍正帝、光绪帝。这10位皇帝涉及秦、汉、唐、宋、元、明、清等七个大的朝代。 一 秦始皇 ]秦始皇,名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活了50岁。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秦始皇为了使其江山永固,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二 汉武帝 秦朝只延续了两朝,秦二世而亡。继起的是汉朝,第一个皇帝是刘邦。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活了70岁。 三 唐太宗 唐太宗,名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生于599年,病死于649年,死时50岁。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好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是治世的明君。他之所以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主要是由于他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由于用人得当、政策对路、轻徭薄赋、宽刑轻法,使得唐太宗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唐太宗的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四 宋太祖 宋太祖,名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927年出生,976年病死,在世49年。960年,34岁登基,当了皇帝。在位近16年。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宋太祖终于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愿望。他经过了16年艰苦的南征北战,才结束了从安史之乱到十国纷争的200余年的割据局面。这是他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贡献。 五 元太祖 元太祖,名铁木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162年出生。22岁,第一次称汗,是为蒙古乞颜部可汗。1206年,45岁的铁木真统一各部,建立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1227年,66岁病逝。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之一,是由于他的努力,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在他之前的数百年间,蒙古高原上部落林立,互不统属,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 六 明太祖 明太祖,名朱元璋。1328年出生,1398年病死,时年71岁。17岁,出家当和尚。25岁,参加起义军。37岁,自立为吴王。41岁,称帝,是为明太祖。国号大明。在位31年,由他开辟的明朝延续了276年。 七 明成祖 明成祖,名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子。1360年出生。11岁封为燕王。43岁即皇帝位。1424年病死,时年65岁。在位22年。他是一个注意建功立业的皇帝。明成祖的历史功绩之一,是倡导修纂了《永乐大典》。即位之初的永乐元年,他便下令编纂一部大书。他说:“你们要根据我的意思,编纂一部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的,包罗永珍的大规模的丛书。收书越多越好,不怕规模大。”他心中的蓝图是,编纂一部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的大型图书。明成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迁都北京。即位之初,定鼎金陵[南京]。随着元朝残余势力退至漠北,长江岸边的金陵,就显得离重要的北部边陲,,过于遥远。为此,1403年,礼部尚书建议,把北平改为北京,迁都北京。明成祖认为,天子居北,正是居重御轻,可以加强北部边防,就采纳了这个建议。自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奉明成祖谕旨成行的。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同30多个国家加强了往来,进行了各个方面的交流,密切了同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这种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是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其历史意义非常深远。 八 康熙帝 康熙帝,名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1654年出生。1661年,8岁的玄烨即位。1722年,69岁的康熙帝病死。在位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因其年号为康熙,故人们习惯地叫他康熙帝。康熙帝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九 雍正帝 雍正帝,名胤祯[右为真]。1678年出生。1723年,45岁时即位。1735年病死,时年58岁。在位13年。雍正帝是一个很有创造性的皇帝。雍正一朝,他在政治、经济方面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作法。在经济上,他进行了摊丁入亩的重大改革。摊丁入亩是一场税收改革。清政府实行的是明朝的税收制度。税收分为人头税和土地税。人头税叫丁银,即按家庭人口数量交税,五口人就要交五口人的税。土地税叫田赋,即按家庭拥有土地的数量征税。每个农家都要交这两种税。但由于连年战乱,无地或地少的贫苦农民交不起人头税。没有办法,他们只有隐瞒人口或逃亡在外,以躲避人头税,即丁银。这就造成了大量流民,使社会不稳,并影响国家税收。 这是一个拖延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顺治帝、康熙帝都没有彻底解决。雍正帝即位时已经45岁,对社会底层的情况很为了解。即位的当年,就有巡抚提出“摊丁入亩”的建议。建议的主旨是,把丁银[人头税]归入田赋[土地税],两税合一征收。这样,有田就交税,没田就不用交税了。这对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来说,是一个福音。他们不用再去逃亡躲税了。他们可以老老实实地种地,国家自然增加了税收。同时,减少了流民,使社会安定了。为了慎重,雍正帝把这个奏折交给户部讨论,户部同意。雍正帝颁旨,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在全国实行。这是在赋税制度上的一项很有创意的重大改革,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税收方面的突出改革。 十 光绪帝 光绪帝,名载恬[左加三点水]。1871年出生。1875年,4岁时即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9年,18岁时亲政。1898年,28岁时,慈禧太后训政,即再度垂帘听政。1908年,38岁病死,比慈禧太后早一天。在位34年,只亲政10年。这10年,也是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中。光绪帝是中国倒数第二个皇帝,是一个充满悲剧性格的皇帝。他是因领导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而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其实,光绪帝的一生中,实际参与并主持的只是一个战争和一个运动。一个战争是中日战争,一个运动是戊戌变法。 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屈辱的《马关条约》的签定,中国失宝岛,赔钜款,使中国的忧国忧民之士猛醒。如再不变法,中国就要被豆刨瓜分! 28岁的具有浓烈民族情感的光绪帝,满怀着使中国富强起来的巨集大理想,在中国的大地上,毅然举起了维新变法的旗帜。 光绪帝实行变法,首先取得了慈禧太后的同意。慈禧太后答应在“不违背祖宗**“的前提下,光绪帝可以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意气风发地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推行维新变法。维新志士梁启超高度评价此诏:“盖为四千年拨旧开新之大举。”这道上谕,实际是光绪帝决心变法的宣言书,也是实行变法的动员令。戊戌变法虽然只有短短的108天,但却在中国的历史上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求采纳
中国历史上10大皇帝都谁谁,具体?
中国历史上10大皇帝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汉光武帝刘秀 魏孝文帝元巨集 隋炀帝杨坚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清圣祖玄烨(康熙)
详细情况
中国历史十大帝王:
1、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秦朝建立者,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始称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
2、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在位期间是汉朝的鼎盛时期。派遣张骞等人通西域,取得了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
3、汉光武帝刘秀:(前6-后57),东汉的建立者,以柔治天下,死后实际薄葬。
4、魏孝文帝元巨集:北魏有作为的皇帝(467-499),抛弃民族偏见,实行汉化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5、隋文帝杨竖(541-604)隋朝开国皇帝,重新统一了中国,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体制,缔造了开皇之治。
6、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能接受直谏,知人善任,缔造了贞观之治。
7、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北宋开国皇帝,大权集中,以文治国,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纷争的局面,生性孝友节俭。
8、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元朝立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灭亡南宋,统一了天下。
9、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明王朝建立者,出身贫寒,曾投身皇觉寺为僧,后克元,统一中国。死后諡高皇帝,庙号太祖。
10、清圣祖玄烨:(1654-1722),清代康熙皇帝,姓爱新觉罗,清世祖福临第三子,在位61年,庙号清圣祖。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都有哪些癖好?拜托各位大神
错也在以前一个国家的老大走到哪里都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国力所以不能说什么色不色`但是不能说没有比如像纣王昏庸隋杨帝暴政等等皇帝
中国历史上皇后最多的皇帝是谁?拜托各位大神
刘聪在攻陷洛阳后,就立太保刘殷二女为左右贵嫔。刘殷本刘聪近亲,所以刘聪娶刘殷之女,自己已觉得有些难为情,也怕引起朝廷贵族的不满,先试探左右大臣。太宰刘延年投其所好,替他编了一套谎言,说:臣常听太保刘殷说,他是周刘康公之后,与圣上虽为同姓,但源出不同,于婚姻无妨。大鸿胪李弘也以魏晋时大儒王基曾娶太原王沈之女为例,说同姓联姻有史可证。这样刘聪便无所顾忌地拜刘殿二女为贵嫔,接着又以刘殿孙女四人为贵人。此后,刘聪又纳中护军靳准二女为左、右贵嫔,大的称月光、小的称月华,后来又立樊氏、刘氏、靳氏二女为上上、左右四皇后。四后之外,佩皇后玺绶者又有七人。刘聪沉湎于皇宫之中,无视政事,常常外出打猎观鱼,或昼夜同宫人们游戏后宫,朝廷有事由中常侍王沈等纳奏、贵嫔审决,致使有功之臣不见录用,而好佞小人则数日之间跃居二千石。战争连年不断,对出征将士又无钱帛之赏,而对后宫侍僮的赐赏则至数千万。朝廷内外,阿谀日进,贿赂公行,纲纪败坏,一发而不能收拾。
清康熙一生中共有四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即废太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諡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諡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諡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岁。諡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中国历史上娶一个老婆的皇帝是谁?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婆多,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其实不然,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还真有一个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张皇后。难得啊!

中国历史上最垃圾的皇帝是谁啊?拜托各位大神
打江山难 做江山易 这是人的一种本性 每个朝代都得有圣明的皇帝也得有无能的皇帝 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 像刘禅这号昏庸的把自己性命都能保住的无能皇帝是世界之罕见(太昏庸无能了 司马昭都不想杀他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拜托各位大神
我国最早的王朝是夏朝[河南安阳的考古已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最早的皇帝应该是夏武王——禹。当然,皇帝这个称呼始于秦始皇。
秦始皇(7张)(前259年—前210年)名政,嬴姓,赵氏 [1] ,又名赵正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 [3] 。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但却二世而亡。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介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谁?拜托各位大神
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定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