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风险规避问题 财会人员如何规避涉税风险
财会人员如何规避涉税风险
财会人员如何规避涉税风险
财会人员尽力规范会计核算,规避税务风险,注意以下涉税业务:
1、公司出资购买房屋、汽车,权利人却写成股东,而不是付出资金的单位;
2、帐面上列示股东的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3、成本费用中公司费用与股东个人消费混杂在一起不能划分清楚;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上述事项视同为股东从公司分得了股利,必须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相关费用不得计入公司成本费用,从而给公司带来额外的税负。
4、外资企业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应付福利费,且年末帐面保留余额;
5、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支出时也未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单据;
6、不按《计税标准》规定的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又未做纳税调整,有的公司存在跨纳税年度补提折旧(根据相关税法的规定成本费用不得跨期列支);
7、生产性企业在计算成品成本、生产成本时,记帐凭证后未附料、工、费耗用清单,无计算依据;
8、计算产品(商品)销售成本时,未附销售成本计算表;
9、在以现金方式支付员工工资时,无员工签领确认的工资单,工资单与用工合同、社保清单三者均不能有效衔接;
10、开办费用在取得收入的当年全额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未做纳税调整;
11、未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没有依据的随意计提期间费用;或在年末预提无合理依据的费用;
12、商业保险计入当期费用,未做纳税调整;
13、生产性企业原材料暂估入库,把相关的进项税额也暂估在内,若该批材料当年耗用,对当年的销售成本造成影响;
14、员工以发票定额报销,或采用过期票、连号票或税法限额(如餐票等)报销的发票。造成这些费用不能税前列支;
15、应付款项挂帐多年,如超过三年未偿还应纳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但企业未做纳税调整;
上述4-15项均涉及企业所得税未按《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征,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税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16、增值税的核算不规范,未按规定的产品分项分栏目记帐,造成增值税核算混乱,给税务检查时核实应纳税款带来麻烦;
17、运用“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发出的存货,引起缴纳增值税时间上的混乱,按照增值税条例规定,商品(产品)发出后,即负有纳税义务(不论是否开具发票);
18、研发部领用原材料、非正常损耗原材料,原材料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并没有做转出处理;
19、销售废料,没有计提并缴纳增值税;
20、对外捐赠原材料、产成品没有分解为按公允价值对外销售及对外捐赠两项业务处理。
上述16-20项均涉及企业增值税未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计提销项税、进行进项税转出及有关增值税的其他核算,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款及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21、公司组织员工旅游,直接作为公司费用支出,未合并入工资总额计提并 缴纳个人所得税。
22、很多公司财务人员忽视了印花税的申报(如资本印花税、运输、租赁、购销合同的印花税等),印花税的征管特点是轻税重罚。
23、很多公司财务人员忽视了房产税的申报,关联方提供办公场地、生产场地给企业使用,未按规定申报房产税,在税务稽查时会带来补税、罚款及加收滞纳金的风险。
转:财务人员如何规避涉税风险【税务风险控制】
财会人员的涉税风险与企业的涉税风险通常是同步的,对于财会人员来说,涉税风险更多的来源于企业,自己做账水平的高低与涉税风险高低往往并没有因果关系。因为企业的涉税风险的发生并不一定是账上的问题,甚至大多是非税因素所带来的,中国的事情很多时候是对人不对事。所以对财会人员来说,在做好业务的同时应该好好看看自己所服务的企业有无潜在的风险因素,这样才能尽可能的规避掉与自己有牵连的涉税风险。 通常情况下,大型企业或垄断企业相对安全,因此这类企业本身背景很硬,关系也很广。有时某个私营企业的老板也很风光,甚至有个很硬的后台,但这种由利益结成的关系可并不牢固,说不定那天人家就给你来个落井下石。当然并不是说私营或小型企业就一定不安全,继续下面的讨论。 有句话说“堡垒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企业的涉税风险经常也来自于内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就是这样一个薄弱环节。如果一个企业股权混乱或股权过于分散,都容易出问题。 例1:央视生活栏目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事,几个人一起投资开了一个小煤窑,大股东一手把持经营和财务大权,小股东认为自己的分红太少,一气之下向当地税务局举报了自己所投资的这个小煤窑。 例2:某国有商厦因经营不善倒闭,几个下岗职工凑钱入股重新开张,几年后某股东向法院起诉,声称自己被管理层欺瞒,认为利润不实要求查账。 股东之间是否和睦、是否团结非常重要,他们对企业的实情比较了解,往往会成为不安定因素,财会人员不可不察。 关键岗位的人员设定。选择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并不是最重要的,对单位是否忠诚是否能与人友好相处是第一位的。有这样一个会计,她先后在公司内部几个科室呆过,一两年后就“打”成一片了.最后到公司新成立了一个经营单位任主管会计。起初一年多和经理处的还可以,然后就在众人的预料中和经理发生了尖锐冲突,被经理解职后拿着该单位的内部材料跑到上级领导处告状。大家设想她若跑到税务局举报会如何,在这样的人手下干财会工作风险大不大。 单位的负债情况。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 负债往往是引发涉税风险的导火索 。负债可分为官债和民债,又可再分为正常息率借贷和高息借贷。官债即银行借款或单位间正常借款通常没有风险。高息借贷的企业风险极大,特别是那些有来头的放贷者,他们往往不会通过合法的诉讼手段讨债,而偏爱于通过公检法等公权机关讨债,其中最有用的由头就是企业偷逃税,用这种把柄来逼迫企业偿债,这自然就会牵扯到企业的财会人员。 危险的放贷者。地下钱庄,挪用公款放贷者,有公权背景者。地下钱庄会通过黑社会讨债。后两者通过公检法讨债也早就不是新闻,挪用公款者担心本单位处分甚至移送司法机关,有公权背景的就更不在话下了。他们知道企业多少都有偷税行为,就以由为突破口来讨债,企业的财会人员当然就是他们的重点突破物件。 对于采用高息大量借贷的企业来说,即使不构成非法集资罪也早晚会出事。当对方收到高额利息时面上和你相处融洽,一旦还款出现问题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全力讨债。财会人员一定要警惕这类企业,如果自己的企业开始用不合理的利率大量向危险人物借款,一定要尽早抽身。 财会人员不要主动参与到自己职责以外的涉税事宜的办理。比如说假发票, 假发票除了套取现金暗发补贴外,当然也会偷逃税款。 财会人员不要自己去搞这些东西,老板签字我就报销,真假我不知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自己的风险。不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自己不要去办,这点要和老板讲清楚。任何事情该走的手续都要走完备,比如 会计不能代替出纳开收据,不能代替仓库保管员做材料入库单,不能同时又当业务员。 企业对外发布的资讯尽量事先通过财会部门稽核。某单位对外发布资讯说组织职工献血,审计员就有意在账上寻找发放补贴的记录,没有,再问办公室主任有无发放,答每人数百元,至此该单位的账外账暴露。 再说个事例,税务部门问老板进货渠道有那些,老板就把本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说了说,实际上该单位虚开进来了增值税发票,发票反映的购货单位与实际进货单位大相径庭,这就是老板和财会人员没有沟通好。 企业的账外收入存到那里。一般是单位开账外结算户头或者个人存摺。但单位的结算户提取现金可能比较麻烦,于是放到个人存摺上。那么个人存摺是单位负责人或者老板的名义,还是财会人员的名义,如果被查出来财会人员有无挪用公款之嫌,这里需要好好斟酌一下。 介绍一个真实案例,某单位少了现金于是报官,这时出纳举报会计贪污而把会计送进班房,当然出纳有亲戚在当地不是一般人物。而起因是单位负责人为了逃税而设定账外账, 上级单位得知后要求合账,结果合账后现金实数和账面数对不上了, 于是闹出了这出官司。
如何规避关税风险
一般情况下,海关征收的关税,很难规避.
如何避免加油站发票涉税风险
检查发票要把好“三关”
一是要检查发票开具的日期、数量和金额是否与加油机管控资料相符,如发现不符情况应立即通报,这样可以避免虚开、套开发票的现象发生。
二是要检查发票开具的专用性。由于加油站非油品税率较低,可能造成收入与销项税不匹配,从而使当期增值税核算出现错误,因此,不允许将非油品与油品开具在同一张发票上。
三是要检查作废发票的处理。税务部门对红字发票极其敏感,加油站应严格按发票管理制度进行作废处理,作废时一定要收回原作废发票。
开具增值税发票要把好“两关”
一是专人开具关。增值税发票必须由财务部门指定的专门人员开具,必须检视客户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确认其确实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后方可开具。因为对非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发票,将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是换票检查关。加油卡在充值时尚未实现真正销售,此时开具增值税发票会造成国家税款减少,是违反税法的行为。只有在客户消费完毕后,方可换开增值税发票。换票时,发票开具人员必须严格稽核客户的消费清单及预收款时开具的普通发票,两者经核对无误后,方可开具增值税发票。
此外,要强化对机打发票的稽核。由于卷筒机打发票是一联式发票,无存根可查,这就给财务部门的发票稽核带来了困难。财务部门可通过加强与零管部门的协作,及时核对日报表与管控明细单,发现随意开具机打发票的行为,立即严肃查处并通报。
要强化手工发票的管理
由于加油站网点很多,日常手工发票使用量较大,在逐步实施机打发票之前,原来使用的手工发票应逐步及时销号。
如何规避个人所得税风险
1、不同型别的税目型别税率不一样,选择合适的收入型别申报,会减少您的应纳税额。
2、一些法定的扣除专案,比如一定限度内的高额的公积金是允许税前扣除的,同样适用于300的通讯费、社保个人部分等等。
3、选择尽量均衡的收入分配方法,同样年收入12万,每月申报1万和每月申报1千,最后一次补全税收额度是天壤之别。工资薪金的起征点是3500,选择超过3500以上且尽量靠拢3500的月收入一般情况是纳税较少。
4、一些法定的免税专案和一些法定的优惠政策,能尽量靠拢就靠拢,比如残疾人入职,比如高新人才,比如高阶职称人才,比如高学历人才,有些可能不能直接获得税收缴纳额度的减少,但可以在地方上获得一定的类似人才引进的补助,从根源上也是减少了你的税额。
5、其他就是偷漏税的办法了,肯定有风险,所以不推荐。
涉税风险反馈表
说明情况属实,销售不好,竞争激烈等等
涉税风险的概念
企业涉税风险包括:
● 未按照税法规定承担纳税义务而导致的现存或潜在的税务处罚风险;
● 因未主动利用税法安排业务流程导致的应享受税收利益的丧失。

财会人员如何查询错账型别?
形成错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财会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查询错账型别:
1、重记或漏记账户查询。
科目是在登记账簿时,将记账凭证的双方重记或漏记,或者只登记一方,重记或只记另一方。其查询方法是:首先检查总账,将记账记录的账户金额分别加总与总账核对,以确定“标准账户”。然后,再与日记账进行核对。如果日记账发生重记或漏记,则其增减发生额会与总账的增减发生额不符;如果日记账发生额大于总账,说明日记账发生重记,相反则为漏记。最后,还应根据总账与日记账的差额,在账簿或记账凭证中查询与此相同的数额,如果有,即为重记或漏记数。
2、记反账户方向的查询方法。
记反方向,指应该记到增加方的数字,记入了减少方,或者相反。这种错账往往在登账时登错了栏次。由于记账方向的错误,就会使账户的一方合计数加大,另一方合计数减少,这就使变动前后双方都产生了差数。这个差数就是数字的“2”倍。因此,把这个差数用“2”除,所得的商就是记错方向的数字。
3、记账笔误的查询方法。
①数字错位的查询方法。数字错位,就是把数字的位数记错,错账金额能被9整除,则商为记错位的数字。然后,在账内查询此数,将商放大10倍或缩小10倍。
②数字颠倒的查询方法。数字颠倒就是把数字中的前后两个数字书写颠倒。例如,把58写成85,将颠倒的两位数之间的差额27除以“9”,商为“3”,就是记颠倒后两位数字的差额。
③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的查询方法。写错或写掉角、分尾数就是在记账过程中,把带有角、分的尾数丢掉或写错,查询方法需要与原始凭证逐一核对。
最新企业合理避税及涉税风险防范
应该不至于要采用避税的措施吧。要知道,采用避税措施,是要承担相当的风险的如果是企业的话这样很好办,不知道这种单位好不好用 这种情况你最好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