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物女什么时候的歌 「干物女」的心理障碍
「干物女」的心理障碍
“干物女”是从2007年底开始流行于各大网络论坛的潮流词典,并且是2006年当红女人名词——“姹女”的升级版。而且这个队伍正在无限的扩大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如今干物女如此之多呢?干物女又和姹女有什么区别呢?
“姹女”的定义是: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意义,每天过著很满足生活的人群;很多时候姹女会被认为是难与异性相处,对人欠缺普遍应有的态度,不懂得适应社会。

再来看“干物女”,依照字面的说法,干物女是指那些像香菇、干贝一样干巴巴、没有水分、20~30岁之间的女人,结合所有姹女的特点,加上不谈恋爱,也不喜欢恋爱,不喜欢化妆,不爱出门,很少与陌生人打交道,爱上网,生活有点闷骚。但与姹女有一明显区别:姹女对爱情仍然保持着憧憬;而干物女则说“放弃恋爱,过我悠闲的生活,太美好了”。她们干什么都会想到网络,即使上网觉得没事做,也要经常挂在网上;长时间不能用电脑将会很要命,甚至陷入抓狂状态;回复简讯,不但字数少而且慢……她们的口头禅是:“麻烦死了”、“随便啦”、“唉,就这么可以啦”。
“干物女”心理探究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社会对于个人选择的尊重,五光十色的网络和媒体空间,给“干物女”们提供了一定的生长土壤。而探究起“干物女”们的内部心理动力,则要因人而异,总结起来大概有下面几种:
首先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我们见到很多释放压力的方法:K歌、运动、郊游、不停地谈恋爱甚至是寻求婚外情,比较起来“干物女”们释放压力的方式更加“婴儿”化——缩在自己舒服的窝里,满足于进食和视觉快乐,不理会外界的要求,怎么自在怎么来。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不需要什么社交,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一样自得其乐。
其次是两性特点趋中的一种生活体现。我们越来越多地发现,现在社会里无论是穿着还是个性,男性渐趋于女性化的阴柔,而女性风格越来越硬朗果敢。传统意识中女性的整洁、矜持、用柔媚取悦男性等印象,被随意、洒脱、强烈的自我主张所替代。那么“干物”生活可以说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代表,就好比一个男孩子成天在家吃泡面,玩线上游戏的现象很普遍一样,女孩子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应视为正常。
还有一部分“干物女”们曾经历了人世沧桑,她们要么是对与男性极度失望,要么是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自我完善,不再需要另一半的支持,从而过起“干物”生活。当然也有极少的女孩子,内在情感部分没有发展良好,或是被压抑的很深,外人看不出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自己也感受不到真实的情感需要,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社交功能处于停滞状态。
干物女的几种情况
干物女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在社会竞争中屡屡受挫,对人际交往丧失了耐心和信心,躲在家中拒绝同外界沟通和交流;第二种情况是切实感受到了外界生存压力,对自己缺乏自信,故而藏在家里“闭门造车”,期待有朝一日可以重出江湖,一展身手;最后一种情况是由于人的惰性和某些感受的缺失而造成的,这类人往往没有很丰富的社会阅历,盲目消极避世,沉溺在动漫或游戏等虚拟的世界中自得其乐,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