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路阴谋论 登月疯 ─ 阴谋论 /西元一九六九年
登月疯 ─ 阴谋论 /西元一九六九年
登月疯─阴谋论 / 西元一九六九年

一九六九年人类首次登陆月球后,阴谋论者马上群体出笼:登月是美国政府在好莱坞片场里假造的,目的是在太空竞赛中击败俄罗斯。阴谋论者提出大量他们自认为合理的「证据」以证明政府造假:在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的照片中,尼尔・阿姆斯壮(Neil Armstrong)及伯兹・艾德林(Buzz Aldrin)月球上所摆放的国旗怎么会在没有风的月球上飘扬?登陆艇着陆处怎么没有留下冲击坑?照片中的场景怎么看起来有多个光源?在其中一张照片里,怎么有个像是舞台灯的神秘物体?简直没完没了。这些疑点全都马上被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的科学家驳斥,并证明为无稽之谈。
不久后,一则完全相反的故事出现了:阿姆斯壮和艾德林的确曾登陆月球——且在月球上发现一具人类骨骸,身旁有一件细格毛料衬衫与一件蓝色牛仔裤,附近还有赤脚脚印。太空人拍照纪录这些诡异物品,但照片遭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藏匿,直到其中一张落入中国天文物理学家康姆庞(Kang Mao-Pang)手里才曝光。康姆庞宣称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企图掩盖事实,因为「美国显然觉得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资格共享此资讯」。
这则传闻似乎原自一份名叫《世界新闻周报》(Weekly World News)的超市小报。这种报纸肯定不是可靠消息来源,但此传闻却在网路上爆红,受网友疯狂转传,事件过后多年依然不止。这种传闻竟然会有人转载,确实难以置信——不过只要熟悉人性,就当然不会感到意外——但这场诡异事件中最神奇的是,社会学家发现,相信一则故事(太空人不曾登月)的人,有高机率相信另一则故事(太空人在月球发现人类骨骸)。这是认知失调——同时接受两则相互矛盾的想法——的极致表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代世界有个迷思:演化是一种微调过程,生物借由演化来优化自身以适应环境。但其实,随着演化论的演化,我们现在发现演化改变乃是受到各种因素的诱发,有些因素和适应完全没有关联。因此,人类并没有被大自然改良成能够适应特定环境,而人类的大脑就是很好的案例。
人类与其他动物有巨大差异,乃是因为人类能将感官输入简化成心理符号,并理解或表达其复杂的关连。理解与表达关连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推理能力之基础,但这项能力乃是近期才发展出来,嫁接到人类古老的大脑之上。相较之下,人类的大脑非常古老,是数亿年脊椎动物演化渐渐增生的产物,其运作方式比较凭借直觉,比较感情用事。
幸亏在理性的外衣下仍存在着一颗古老的大脑,我们不会变成像《星舰迷航记》(Star Trek)中的史巴克一样——冷酷无情的计算机。请感谢神。然而,古老的直觉机制和新兴的理性机制结合,代表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会以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回到预设值,在没有阴谋的情况下相信阴谋论。近期,人类这项缺陷最恶劣的表现或许是康乃狄克州纽敦镇(Newton, Connecticut)桑迪・胡克小学(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枪击案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受害者父母哀恸的同时,竟然收到许多匿名狂热份子的威胁,其中有些人显然认为枪击案从未发生,只不过是限枪人士的政治把戏。
即便是最理智的人,也会发生这种情形:不久前有调查发现,美国登记选民中有六十三%现在正相信至少一则政治阴谋理论。此现象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很容易受外在情况影响。情势好的时候,人会比较自满自得,但人如果陷入困境,觉得无力,就会更容易轻信阴谋论。(详见第二章〈末世论〉)
若探究其因,最有可能是因为人如果知道某些重要事件背后的解释(而且也觉得其他人不知道),就会得到一种自主感与控制感。害怕失去控制,或许就是「逆火效应」(backfire effect)的原因。依布兰登・尼亨(Brendan Nyhan)与杰森・莱佛勒(Jason Reifler)两位政治科学家的定义,逆火效应:「驳斥不实政治消息有可能反而会造成人们更相信假消息是真的」(强调为本书作者所加)。
这背后的控制感纯粹是人类主观的产物。但无论好坏,我们既活在现实世界,也活在脑中所建构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