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中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有什么?

火烧 2022-06-13 16:12:43 1074
中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有什么? 中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有什么?①中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但人口多,消费量大,商品率低。②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也低。③我国水稻种植规模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

中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有什么?  

中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有什么?

①中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但人口多,消费量大,商品率低。

②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也低。

③我国水稻种植规模小,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形式、以小农经营方式为主的农业生产型别。

④没有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我国为季风气候区,水利工程量大。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投入劳动力多,集约化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科技含量低,我国的水稻生产与东南亚的水稻生产情况基本相同。

而日本的水稻种植业和我们却大不相同,日本的水稻机械以中小型、精制为主。农业机械的制造质量高,效能先进,不断有更先进的农机产品出现。目前插秧机普及率已达99.8% 。

1.自然因素

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因素

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均耕地:亚洲主要水稻种植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能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

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中国水稻种植业

特点: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是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
~~
~~
分布在 以下是复制的
~~
~
~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1. 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
2. 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
3. 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
2. 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
3. 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1. 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
2. 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
3. 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本区有两个亚区:
1. 华北 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
2. 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
年≥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
1、 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
2、 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本区有三个亚区:
1. 北疆盆地早熟亚区;
2. 南疆盆地中熟亚区;
3. 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

我国水稻种植业什么现状

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860~3000万公顷,其中粳稻为730万公顷,约占总面积的25.5%。截止2007年1月,我国有24个省区种植粳稻,但种植面积分布极不平衡。以2005年为例,种植面积最大的江苏省已达到189.6万公顷,最小的湖南省只有1066公顷。超过10万公顷的省区有10个,但超过20万公顷的省区仅有7个,包括东北三省、江苏、浙江、云南和安徽。7省区植面积总和为630万公顷,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86.3%:产量为4489.6万t,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86.5%。在这7个粳稻主产省区中,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种植面积分别为314万公顷和189.6万公顷,分别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43.0%和25.9%。产量分别为2118.9万t和1567.5万t,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40.1%和30.2%。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粳稻种植面积合计为503.6万公顷,约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69%;产量为3686.4万t,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71.1%。由于近年国内粳米市场东北大米的价格持续走高,稻农种稻积极性空前高涨,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据初步统计,2006年东北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335万公顷。作为我国重要粳稻主产区,东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粳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达到50%以上。2011年,我国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7408万亩和3427万吨,较去年分别增加11.47%和15.67%。

水稻种植业

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溼度,保护环境,并且由于水稻的单产高,可以更好的解决人地矛盾的问题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①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
②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
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
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nb...

D
试题分析: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是:机械化水平低;单产高,商品率低;小农经营,规模小;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亚洲水稻种植业…

①产量高②机械化低等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中国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有什么?

水稻种植业技术

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10公分(2∼4吋)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
耕种方式
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蘖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我国水稻种植业主要产地举例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1. 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
2. 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
3. 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
2. 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
3. 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1. 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
2. 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
3. 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1. 华北 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
2. 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
年≥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1、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
2、 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1. 北疆盆地早熟亚区;
2. 南疆盆地中熟亚区;
3. 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