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姓氏在古代是什么姓氏 古代皇室的姓氏在民间有吗
古代皇室的姓氏在民间有吗
古代皇室的姓氏在民间有吗
有啊,比如汉朝的刘,唐朝的李,宋朝的赵,明朝的朱那都是大姓。
现在有些什么姓氏是古代皇室的后代
最佳答案检举 夏:姒;
商:子;
周:姬;
秦:嬴;
汉:刘;
三国:魏:曹;吴:孙;蜀:刘.
两晋:司马
南朝:宋:刘;齐:萧;梁:萧;陈:萧;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拓跋(元);北齐:高;北周:宇文
隋:杨
唐:李
五代:梁:朱;唐:李;晋:石;周:郭、柴
两宋:赵;辽:耶律;西夏:李;金:完颜;西辽:耶律
元:孛尔只金
明:朱
清:爱新觉罗
古代皇室的取名
清朝王室自康熙开始,按字辈命名,不仅规定了必用字,而且规定了第二字的偏旁,如雍正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胤祯等。雍正皇帝是第四子,正名胤真。乾隆这一辈皇子,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乾隆皇帝名弘历)。乾隆年间,皇六子永熔绘了“岁朝图’’进呈孝圣后,乾隆就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句,以后乾隆就在弘以下,选字“永、绵、奕、载”四字,作为取名辈字,道光又在“载”之后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皇帝又在“启”字辈下选定“焘、屹、增、棋”四字。因此清朝皇室从雍
正辈起,取名用字的顺序是: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增、祺。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溥”字辈,清王朝就被推翻了,以后取名是否使用这些辈字,就不知道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族的皇族取名一般都有排行的比如偏旁或者中间的字由祖上的某人或最初的某位皇帝取好。然后按行辈取名字一般会取一些寓意好的字。元朝是完全按照蒙古固有习俗取名的,这个不知道。清朝康熙借鉴了这种方式,大概取了十五个行辈的字从胤、弘、永……溥……但是到溥仪一代清朝就灭亡了。
古代皇室的抓周物件
抓周,中国传统风俗,现是东亚国家一种小孩周岁时的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由于中国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真正的大富大贵之家是不可能让自己家的子弟从事从商等贱业的。这种习俗一般是普通人家的游戏,对皇帝家这种出生地位就已经确定的人家就更不可能去预测什么未来职业。所以,皇家是不会有抓周物件的。
英国皇室的姓氏?
伊利莎白

姓汤在古代皇室中是什么姓氏
汤姓系承于商汤,故汤姓最早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由于商朝历经七次迁du,故商代汤姓已遍河南、山西、河北及周围一带中原地区。秦汉时期,汤姓尤以河北一带繁衍最旺,故在汤姓的发展史上有中山郡及范阳郡两大郡望。此期亦有汤姓南迁于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史载,汉武帝时,南越归顺,武帝派汤璋于交趾,职刺史。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军阀混战,中原时有烽火,汤姓遂大举南迁,主要向东、南两个方向避乱。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72位。
埃及皇室的姓氏是什么
埃及的法老就不是一个姓的人。
埃及建国的时候社会尚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型过度的阶段,因此在经过女权与男权的斗争和妥协之后,形成了行政权归男性,继承权归女性的制度。简单说法老的独生儿子不能当法老,王后的独生女必须是王后。
在这种制度下,一个法老因为丧偶而不得不将王位让给女婿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而贪恋权势的法老此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娶女儿为妻子。同样老法老死后,他王后必须立即嫁人,否则国家就没有法老了。此时他儿子想当法老就要讨老妈做老婆。
顺便说一句埃及艳后有可能不是荡妇,而仅仅是因为她当王后的时候,埃及频繁被征服,偏偏这些征服者死活不将埃及变成他们的一个行省,还要兼任埃及法老。于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只能频繁的换老公了。
清朝皇室的姓氏是什么?
爱新觉罗 是满语 爱新(金)觉罗(赵)
清朝皇室人本姓赵 但是为了和姓赵的人区分 就在前面加了一个金 因为他们是金的后人
现代还有没有古代皇室的人
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爱新觉罗家族的分布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阶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