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
学习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
如今,许多父母们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交给父母,有的托付给保姆,却很少会去陪伴孩子,即使与孩子的沟通也往往存在很多问题。然而,衣食无忧、专人照顾的孩子真的幸福吗?
五岁孩子换了八个保姆
张瑰的女儿今年5岁了,一共换了8个保姆!有的做了1年多,有的甚至只做了两三个月。张瑰说她和丈夫是公司的管理层,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每天早出晚归,于是照顾孩子的工作就唯有交给保姆了。出于对孩子的歉疚,张瑰对保姆的要求很高,一旦发现保姆的言行有“偏差”,她就毫不犹豫地把保姆解雇,重新请一个。
5年来,保姆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女儿的脾气也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大哭大闹,让张瑰非常头疼。后来张瑰看了一些育儿书籍,才了解到孩子可能是因为常换保姆而缺乏安全感,表现出来的坏脾气其实只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这时张瑰才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不断为孩子换保姆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专家建议:
孩子成长需要心理营养
专家指出,父母应当承担起作为家长的责任,将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来带是不正确的,这会影响到孩子心理营养的汲取,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现代家长往往会非常重视孩子身体成长的情况,给孩子补钙、补锌等,但对孩子的心理营养却不够重视。心理营养是人这一辈子都需要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心理营养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其中:
0~3个月需要无条件的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需要有一个人全身心地陪伴在他身边,这个人最好由妈妈来担当。
4个月~3岁需要安全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父母经常吵架;生活环境经常变动这些情况,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3岁等以前,妈妈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孩子会把与妈妈之间短暂的分离当做是永别,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可以打骂孩子,这期间的孩子若能受到妈妈足够的关注,其长大后也会表现得更为独立。
4~5岁需要肯定、认同和赞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上独立了,开始形成了“我”的意识,同时也有了性别意识。这时候来自爸爸这个角色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爸爸的肯定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得到爸爸的肯定与欣赏,对于女孩子来说,长大以后能正常而自信地与异性交往;而对于男孩子,爸爸需要表现出勇气和力量感、责任感,一些男孩子在长大后有点娘娘腔,正是在这一时期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
6~7岁需要榜样的力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走进社会,走出家庭的圈子,开始学习、认识这个世界,这时候,榜样对其影响很大。班级里较为活跃的同学,英雄人物的故事,积极的价值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保姆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家庭里,孩子的身上自然而然会呈现出保姆的个性和特点。比如保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孩子就有可能也跟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善于模仿,总是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有限的时间
给予高品质的陪伴
对于一些因客观原因,实在需要请保姆帮忙照顾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比如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父母不应该经常换保姆,而且保姆的性格要温和;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尊重保姆,要让孩子明白保姆是来家里帮忙的,要有感谢之情;对于文明意识缺乏的孩子,父母要对孩子和保姆都进行适当的文明教育。对于陪伴孩子的时间实在有限的父母,专家提出了四个建议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要有高品质的陪伴。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孩子在客厅的一角自己玩玩具,而家长却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看电视,他们虽然是在孩子身边陪伴着孩子,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情,这样的陪伴,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有限时间里需要有一个高品质的陪伴,这对孩子心理营养的汲取是非常有利的。

要一诺千金。现实生活中,家长常常会对孩子做出一些承诺,但却因种种原因做不到,是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孩子负责任的态度。
鼓励孩子多交友。父母可以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去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性格模式,了解孩子是如何与人交际的,发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引导。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哪一件衣服去上幼儿园,早餐时想喝牛奶还是豆浆等,从小保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