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新四军的历史和故事
新四军的历史和故事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
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或称“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新四军也是左臂戴臂章,臂章正面为“N4A”三字(即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背面是部队番号及佩戴者姓名,两军均为灰色军服。
1946年6月,八路军、新四军及gcdzg领导的其他人民革命武装,陆续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7年10月正式宣布,在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随后,中共中央经与国民党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
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
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
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

全军共约1.03万人。
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大江南北抗日战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对抗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lq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
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