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一能和我军一战的国军将领,却死在了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他是唯一能和我军一战的国军将领,却死在了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原标题:他是唯一能和我军一战的国军将领,却死在了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粟裕在我军享有“战神”的美誉,在解放战争中基本上是百战不殆,尤其是苏中的七战七捷更是名震四方,让人感概韩信在世。但要细细追溯,就会发现这七战七捷中的邵伯一战,粟裕取得的成绩只能说合格,而在这一战中,粟裕的对手就是黄百韬。
国民党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说黄百韬和粟裕棋逢对手,是共军的战场克星,但其实黄百韬在解放战场没有占到解放军多少便宜,不过主要责任也不在他,而是历史大势和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所导致的,单单看黄百韬的个人能力,他确实能和粟裕过上两招。
要知道,相比杜聿明、王耀武的正规部队,黄百韬因为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只能带杂牌军。因为黄百韬最开始是张宗昌的部下,所以一直得不到蒋介石的重要,抗日战场最风声鹤唳的那几年,黄百韬只能担任参谋长,并没有带兵打仗的实权,直到1943年他才被调任第25军军长,经过抗战胜利之后的全国军队整编,他变成了25师师长。

蒋介石不识人可不代表国民党的那些名将也不识人,比如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时就不愿意接受李天霞的指挥,反而希望黄百韬能指挥自己,可见黄百韬调兵遣将的能力,而张灵甫兵败身亡的责任最后应该归咎到谁的身上,就各有各的说法了。
在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南麻、临朐战役相继开战,黄百韬都是战役中的主力。一年后,黄百韬走到了巅峰,在豫东战役中与华野拼的相当惨烈,以一个整师的代价重创华野三个纵,最后举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这也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难得一见的重大胜利,黄百韬也因此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然而相比解放军团结一心,国民党中的其他将领对黄百韬多持有眼红的态度,加上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过于严重,非嫡系的黄百韬一直处于失势的状态。所以最后造成了黄百韬在淮海战役中孤立无援的境地。临死前,黄百韬也看清了国民党的真相,表示国民党的将领个个都阳奉阴违,是绝对斗不过共产党的。随后他在总统府出入证背后写下“黄百韬尽忠报国”七个大字,然后举枪自尽了。
之后黄百韬被追授陆军上将,老蒋只是这时候才想起善待自己的将领,未免有些晚了吧。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