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宣化县 宣化县的历史名人
宣化县的历史名人
平文皇后王氏(228年-355年)。
北魏时期广宁(今宣化县)人。
王氏于昭成十八年卒,葬于云中金陵。
享年57岁。
倪岳(1443-1501年),明代宣府人。
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
倪岳病故后圣上赠封少保,谥文毅明世。
张俊(?-?)字世良。

明代宣府人。
成化末年,历任赤城、龙门、葛峪马营守备,不久改任游击。
弘治己未年(1499年),外族侵犯大同,张俊奉命领兵前往支援,遇敌数万,陷入重围。
先后经历二十多次战斗,受伤三十多处,却从未战败。
后因病解甲回乡调养,病故于家。
熊伟(?-?),字彦卿,明代宣府人。
自幼苦读书史,勤奋自勉。
弘治丙辰年(1496年)登进士,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
一作出就被众人争相传诵,熊伟亦从中获得乐趣,安度晚年,至88岁病故。
晚年著有《双溪诗文集》,正式刊行。
杨百之(?-?),字允成,明代宣府人。
生性敏锐,正德甲戌年(1514年)报考进士,被授为行人。
戊寅年(1518年)被提升为山西道监察御史。
杨百之这官清正,不攀附权势。
其时,有同乡人江彬,很受皇帝宠爱,权倾天下。
同僚中不时有人暗示杨百之登门同江彬交结,杨百之始终委婉推辞谢绝,未登江彬家门。
后来,杨百之从山西还朝,又十分痛恨某些朝臣败坏国纪、残害民众的行为,曾劝说皇帝应“行以至公之道”。
杨百之后升任广西按察使佥事。
最后因侍奉老人,辞去官职回归乡里。
孙世芳(?-?),字克承,宣府人。
明嘉靖丁未年(1535年)会试获第六。
孙世芳 曾于嘉靖年辛酉年(1561年),著《宣府镇志》,记述明代边关宣府镇事,与尹耕的《两镇三关志》同受世人称道。
董一奎(?-?),字天宿,号北山,明代宣府人。
学业成就后袭父职,最初任宣府游击。
乙未年(1595年),董一奎调镇山西,后年迈解职回乡。
孙衍策(1700-1793年),字围之,宣化县人,系武进士孙锡龄之子。
自幼生性聪敏。
乾隆年间学至廪贡生即任济南南阳府通判,后卸任归家养亲。
每遇亲族中有人请求资助时,孙衍策总是慷慨解囊,毫无吝色。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宣化府知府张志奇,知县黄可润率各县绅士捐建柳川书院(后改为直隶第十六中学校,今宣化一中),孙衍策又捐助一笔巨资。
闻听老龙背地险难行,又出资独修通下花园的大路。
为此,后人赠“乐善不倦”匾额,以颂扬孙衍策的功德。
乾隆五十八年,孙衍策病故,享年93岁。
郭维成(1866-1931年)字效宗,宣化人。
1905年赴日本留学,归国任宣化府劝学所总监、宣化府教育会会长,创办并自任《教育丛录》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