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辛弃疾写的诗句有哪些 高考作文中描写辛弃疾的美文

火烧 2021-10-30 09:43:34 1065
高考作文中描写辛弃疾的美文 高考作文中描写辛弃疾的美文醉里挑灯,长剑泛著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

高考作文中描写辛弃疾的美文  

高考作文中描写辛弃疾的美文

醉里挑灯,长剑泛著幽蓝的光;轻弹剑身,化作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苦难的泪,要饮尽佛狸祠下胡虏的血。那确是一把好剑。
当年你学成之后,驾骏马疾奔南下,匡扶宋室时,腰中佩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和耿京大哥意气相投,举酒起誓要将金人赶出大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案上放的就是这把剑吧?当年你率十八骑,夜闯金营,冲杀百里生擒害死耿京大哥的张安国时,手中挥的就是这把剑吧?它为什么这样锋利,斩尽一切不平,锐不可当?
在诗山词海中遨游了许多年,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看过了李白的金樽,看过了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你的剑!剑气中,我能觉察你那双充满愤怒和期待的眼睛。
但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走过的路上,失落在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失落在斜阳草树边的寻常巷陌里,失落在你醉后靠著的老松树边上。然后你笑了,笑容有些惨淡。你说你的白发已经生了,你的悲愤已经平息了,你的万字平戎策也换作种树书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一次次的上书请战却没有效果,磨损了你的剑吗?是一次次听到江北百姓痛苦呻吟却无能为力,蚀钝了你的剑吗?是不经准备的仓皇北伐,将十万大宋男儿的性命断送在长江边的狂风,折断了你的剑吗?
但我知道,你那酒中还有着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你那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的塞外的声音,你的梦里依然有的卢飞奔,弓弦的霹雳。你的心中藏着那把剑,你是把它溶入了墨中,写在纸上,交给了我。
就是那把剑!它锋利的剑刃是一种叫作仇恨的钢铁,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它宽厚的剑柄是一种叫作爱的材料,那是一个民族在被人践踏后的坚强和团结。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障碍、困难、或是危险,剑气都能直冲霄汉。就是那把剑,它永远不会失落!
剑仍在,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一切爱着一方水土、有着自己尊严的人心中,作龙吟之声。▲
评点:
作者怀着对辛弃疾无比仰慕的心情,以其剑为感情抒发的线索,连缀出辛弃疾坎坷、不屈的一生。出剑、用剑,还有作者评剑,对比中只见辛弃疾的剑闪耀愤怒、执著、不屈的光芒。接下来是收剑、叹剑,英雄报国无门,空有一腔抱负和不凡的胆智。文章至此并未低徊不前,而是在第六段突起异峰,铺扬文字,大声赞剑,手中的剑不在,但心中的剑在。剑就是辛弃疾的化身,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至此辛弃疾形象、“我”的感受融入剑中,合为一体,发出铮铮之声,动人心魄。
汗.....只找到一篇,,先看着吧。。。

描写辛弃疾的词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现代描写辛弃疾的诗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 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 犹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俄)普希金 她走在美的光影中, 像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满天。 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7793

高中生作文《评辛弃疾》

一句琅琅上口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行含义深刻的“算只有殷勤,画簷蛛网,尽惹飞絮。”……许多首豪放的诗词,它们共同协助你心情倾出满腔爱国之情,也使我深深地因你而震撼,辛弃疾!
中秋佳节,寂寞的明月缓缓地升起,它摆脱了云烟的束缚,渐渐明亮。于是,月光就静静地洒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泛著淡淡银光。中秋节,让我和你手提酒壶,共同迎著月光悄然坐在石凳上,举杯邀明月,酌酒干杯,当你颤抖著用手举起酒杯时,却又惊异酒杯里有一个波动着的圆月,酥酥地抖著,你不禁触动诗性,眼睛里露著悲伤,一字一句的吟到:“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我知道你又为南宋——这个腐朽的朝廷而担忧。你积极向南宋朝廷出谋划策,努力想收复中原,《美芹十论》、《九议》都是你的心血融汇而成,但事总是与愿违,不是吗?排斥,打击都向你涌来。
突然,你的眼中闪出一丝异样的光芒,你凝视着明月,脱口问道:“被白发欺人奈何?”
月亮依旧如此,嫦娥似乎也望着你,静默。你广阔的心海里突然波涛汹涌,你两眼闪光:“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是的,你相信自己,永远支援自己的事业,于是很想乘风直上,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啊!一个美好的月夜,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一笔挥就,也把我引入你的心灵。
京口北固亭,在那儿,我再次遇到了你,何处望神州?就在这儿,的确是满眼风光,滚滚东流的长江,精美的雕栏翘簷,江上的泛舟,远处天水交接……江南依旧,可远方的中原,又怎样呢?你悲叹。南宋,无能的赵构,你很自然地联想到英雄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面对翻涌的长江,你思绪飘飞,自己的壮志难酬啊!我只能站在一旁看着你忧郁的神色,和那首忧郁的《南乡子》……
四十三,这个代表关失败的数字!终于使你在43岁时躲避尘世,开始虚度年华了,我理解你的无奈与无能为力,一首《鹧鸪天》可以作最好的诠释“追往事,叹今唔,春风不染白髭须。”《清平乐•村居》则将我带入你长期的闲居生活中:“大儿锄豆溪乐,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而赖,溪头卧剥莲蓬。”一种意境使我看到了南宋的农家生活。
辛弃疾,你的词豪放中含有缕缕伤感,悲壮中又不缺几份雅致,这正是你的精华,指引我遥望坎坷的南宋历程,更使我感悟你的思想胸怀……
可是,一阵激动,我再次拿起诗集,咀嚼著那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步入你崇高的心灵。

辛弃疾写的诗句有哪些 高考作文中描写辛弃疾的美文

辛弃疾描写高山的诗句

1、流水高山絃断绝

辛弃疾
《谒金门·遮素月》
2、天作高山谁得料

辛弃疾
《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
3、清夜月高山小

辛弃疾
《念奴娇·是谁调护》
4、此时高山与流水

辛弃疾
《和赵国兴知录赠琴

辛弃疾描写铅山的诗

【铅山纪行】:今年国庆节在铅山县度过。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武夷山脉北麓。东连上饶县,西接弋阳县、贵溪市,南临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泽县,北接横峰县。铅山风光秀美,人文荟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几天来,多次伫立在信江边新矗立的32米高的辛弃疾塑像前,缅怀这位伟大的南宋词人,在瓢泉其故居遗址及阳原山辛弃疾陵墓,凭吊拜谒千古英灵;在鹅湖书院聆听先贤教诲,追寻“鹅湖之辩”的历史余音,品味唐诗“鹅湖山下稻粱肥…”的诗情画意;在河口古镇明清老街寻觅那逝去的商贸繁荣景象,品味古建遗存,历史沧桑……。这个国庆伴随着我的匆匆脚步,快乐多多,余韵悠悠。

描写秋悲的诗句辛弃疾

作品原文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关于致辛弃疾的作文急

只谈风月!
今天早上看了一片关于辛弃疾的文章,心絃颤动了下,不只因很久没有“雨夜乱翻书”了,而是再次感叹那份执著,从二十三岁开始的梦想。眼下自己已经二十六,虚长当年的稼轩三年,而如今壮志全无,只谈风月。哎!
只谈风月,只谈稼轩。
那离我八百年的南宋,在我脑中,晃来晃去,却只有“风雨飘摇,偏安江南”这这类的字眼。然而,偏偏在这飘摇乱世,稼轩横空出世,剑吼西风的高歌猛进,放荡不羁的孤高疏狂,诙谐幽默的田园野趣,巨集图难展的壮志未酬,细腻清丽的春闺春愁,无一不是稼轩笔下靓丽的风景。
初识稼轩还是初中,读的是《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觉得真好,可又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心里喜欢,爱之诵之,出乎自然。读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彷佛鼻尖真真切切的闻到那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竟是欲罢不能。于是,“辛弃疾”这三个字印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似乎是与这恬静、舒适的乡村气息夹杂在一起的。
再后来,到了高中。知识多了,对稼轩的了解也多了。知道他是个爱国词人,读他的《破阵子》。好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震撼了,可怜白发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苍凉啊。
后来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才知道辛弃疾在中国词坛上地位之高,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力压古今豪杰,夺得“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
人总是善于遗忘的,正如王右军所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此后的高中,忙于高考,忙于奔波于数理化之间,对这个让我曾经倾心,曾经震撼的辛弃疾,渐渐的远去了,偶尔复习课文的时候读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时,或是一笑而过,或是愣愣出神,心中泛起涟漪,却再也没有那种惊涛骇浪,汹涌奔腾之感了。
再见稼轩,便是大学了。坐在图书管里,不经意的翻起一本《宋词精选》,又是不经意的翻到辛弃疾这里,我才惊羨,才震撼,往日的激情,顿时流入心中!“将军百战声名裂”,是否稼轩意气风发,聚众抗金的肝胆写照?是否也想“剑指三秦,一战东归”?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稼轩,依旧是铮铮男儿,到死心如铁。恨只恨,蛾眉有人妒,君王谗小人。稼轩,纵然你是补天的经纶手,纵然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却也只得闲饮酒,醉吟诗,憔悴赋招魂,蘸着血泪写一句“儒冠多误身”!那古来三五个英雄中,稼轩你是否也在其列?平生意气,只换得衣冠人笑,难怪稼轩感叹“知我者,二三子”。那个沉闷堕落的南宋王朝,意气如稼轩者,天下有几人?
后人把稼轩与苏轼并提,合称“苏辛”,且早有定论,“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但就是这排山倒海的魄力,是我最喜欢的。甚爱他一笑人间万事的洒脱,好个“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此等气魄心胸,叫人倾倒,此等乐观豁达,叫人钦佩。不愧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爱酒。李白说得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酒是稼轩一辈子离不开的东西。犹记稼轩有一篇戒酒的词《沁园春》,开篇便呼“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如此金刚怒目,大下决心,真是不易。然读到后来,稼轩一改开始坚决之心,竟与酒杯达成协议: 麾之即去,招之即来。哈哈,不觉莞尔一笑,好一个可爱的稼轩。
稼轩不仅与酒杯有协议,更与鸥鸟是同盟。带湖新居游览之时,与鸥鸟结盟曰:“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不但要与鸥鸟结盟,更要欧鸟带来白鹤,好一个不知足的稼轩啊!
稼轩生在我八百年前,是先贤前辈。叫声稼轩,很是失礼,确倍感亲切。恨只恨此生无缘,不能与先生把酒一杯,共话人间万事空,共笑沙鸥满身愁,共与沙场秋点兵。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古。此生不能与您相醉明月,不能与您塞北江南,华发苍颜,真乃人生一大憾事耳!

写辛弃疾的文章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满江红(三)》
【内容】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两峡崭巖,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鉴赏】:
据《铅山县志。选举志》记载:赵晋臣,名不迂,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清风峡在铅山(今属江西),峡东清风洞,是欧阳修录取的状元刘煇早年读书的地方。辛弃疾的这首《满江红》,以“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为题,主要写赵晋臣,说清风峡的词句,也是从属于人物描写的。这首词用“古今人物,一夔应足”来称颂赵晋臣,难免失之过份,但从全篇的艺术构想来看,这又很有他的道理。赵晋臣既然是个如此出众的人物,为什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却被小人算计,赋闲在穷乡僻壤呢?其实,了解辛弃疾的人不难发现,他于绍熙五年(1194)从福建安抚使岗位上下来,退居铅山农村,长达10年之久。赵晋臣此时是从江西漕使岗位上被免职,也来到铅山居住。这时,他们两人都在铅山,遭遇极为相似,所以,作者大有同病相怜之感。了解到这些写作背景之后,我们再仔细欣赏这首词,便不难感悟出作者的忧愤是何等痛切、真实。
起句写清风峡形势,接着便将笔锋转向赵晋臣。“清风旧筑”,指刘煇曾经读书其中的清风洞;如今归谁占领呢?不用说是和他同游的赵晋臣占领的。住在清风洞,既可眺望“两峡崭巖”,又可欣赏“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但这里人迹罕至,岂不孤寂?以下数句,即回答这个问题。“世上无人供笑傲”,还不如住在这里领略自然风光,这是第一层。即使“门前有客”来访,也大抵是些俗物,还是“休迎肃”为好,这是第二层。如果因无人作伴而感到凄凉,也不必“怕”,多栽些竹子就是了。这是第三层。层层逼进,把赵晋臣超尘拔俗、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的“风采妙,凝冰玉。”歌颂赵晋臣冰清玉洁,乃是对上片的概括。“诗句好,余膏馥。”则由颂扬人格进而赞美文采。《新唐书。杜甫传赞》云:“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赵晋臣的诗“余膏馥”,那也是可以“沾丐后人”的。进而用《韩非子。外储说》“如夔者一而足矣”的典故,把赵晋臣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须再说什么了。
于是换笔换意,由感慨人、事归到留连诗、酒。人,像秋天的鸿雁,今天落到这里,明天飞向那里,住无定所。我和你都是一样。事,像飞出的弹丸,应该圆熟些,处事何必那么固执。这次同游,你既陪酒、又陪歌,真是千载难逢的见面啊!以“阳春曲”收尾,紧承“陪歌”,指赵晋臣的原唱,自然也带出自己的和章。宋玉《对楚王问》云:“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岑参《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结尾云:“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辛弃疾的这首《满江红》,是和赵晋臣的原唱的,赞原唱为《阳春曲》,则对自己的和词已含自谦之意,可谓一箭双雕。恰如其分地运用典故,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辛弃疾诗词鉴赏《满江红》,希望对你有帮助!

辛弃疾写的文章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清平乐
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太常引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西江月 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鹧鸪天 戏题村舍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羨,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乾,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玉楼春 戏赋云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鹊桥仙 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簷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定风波 暮春漫兴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 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祝英台令
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浪淘沙 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东坡引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鳃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露天晓角
旅兴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卜算子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鹯〔衤詹〕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女足〕银〔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鹧鸪天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谁共春光管日华,朱朱粉粉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絃譁。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鹧鸪天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簷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炉烬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鹧鸪天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生查子
游雨巖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
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生查子漫天春雪来,才抵梅花半。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
生查子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浣溪纱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